[发明专利]基于拓扑联动的配网申请票一次方式自动批复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1950.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毛峰;桂前进;王磊;邵竹星;罗利荣;徐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46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拓扑 联动 申请 一次 方式 自动 批复 操作方法 | ||
1.基于拓扑联动的配网申请票一次方式自动批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配网自动化系统或配网调度图模系统中获取配网设备的台账、拓扑节点关系和设备状态数据,配网设备包括单设备和复合设备,以设备为单位,对设备命名进行规范校对,再将拓扑关系和运行状态数据与设备台账进行拟合,构建出配电网基础数据;
步骤二:以配网线路为单位,基于计算机图论算法将设备到设备拓扑关节点信息转化为计算机中设备到设备邻接链表存储关系,以复合设备为单位,构建配电网联络拓扑模型;
步骤三:从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系统中获取配网停电计划信息,包括停电设备、工作内容、计划开工时间和计划完工时间,对其中停电设备名称进行模糊匹配,再进行校对,从停电计划提取出具体停电设备信息;
步骤四:将设备状态数据置入联络拓扑模型,基于计算机图论遍历算法求解连通子图,将配网联络图划分为多个连通子图,以该子图中至少包含一个配网线路中起始母线或出线开关为条件作为电源点,保留该连通子图,否则该子图中设备全部置为停运状态;
将步骤三中构建配电网联络拓扑模型中的停电设备再置入拓扑模型中,置为停运状态,再进行连通子图求解,当出现新的连通子图,则判断该子图中设备是否存在属于环网柜或开闭所,当存在时,则将该环网柜或开闭所其他供电设备中停役状态设备逐个置为运行状态,再逐个通过求解连通子图,以该新的连通子图不再出现为条件,记录由停运转运行的每个设备和该设备所在连通子图所有设备,一个设备状态变化即为一个批复方案,当不存在时,直接给出该新的连通子图即为停电区域;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批复方案,通过热稳定和短路电流两个约束指标进行校核,通过选择最大历史负荷分布情况,对每个方案中记录的连通子图中所有设备进行下挂负荷统计和该连通子图中配网出线开关统计,通过开关限额要求和下挂负荷量自动统计是否满足电网热稳定要求;
同时基于该子图连通拓扑关系,结合设备具体参数信息,构建电网仿真模型,基于电力系统现有的短路电流计算工具PSSE、ETAP直接计算出短路电流,判定该批复方案电网运行方式是否满足短路电流要求,热稳定和短路电流中有一个不满足,则放弃该方案,否则对这两指标进行打分,以分数最高的作为最优的批复意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联动的配网申请票一次方式自动批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对两指标进行打分的打分公式如下:
100*(1-P下挂/P限额)*0.5+100*(1-A下挂/A限额)*0.5
其中满足100分,各占50分,P下挂、A下挂为这个区域内总负荷和仿真短路电流,P限额、A限额为给供电开关的负荷和短路电流限额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拓扑联动的配网申请票一次方式自动批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网设备包括:
单设备;所述单设备包括配网线路、柱上开关、熔断器、配电变压器、闸刀和母线;
复合设备;所述复合设备包括环网柜、开闭所、配电站和分支箱;
其中柱上开关、熔断器、闸刀包含2个拓扑节点,母线、配电变压器包含1个拓扑节点,环网柜、开闭所、配电站是由母线、开关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拓扑联动的配网申请票一次方式自动批复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力配网调度图模系统对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和配网设备异动管理,具备遥信功能和电网拓扑管理功能,其中遥信数据是根据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流程,配网出线开关遥信值直接从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获取,遥测数据是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9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