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异常操作指令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2591.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铖然;李志君;钟全龙;赵奇勇;林星锦;杨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5 | 分类号: | G06F21/55;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王广涛 |
地址: | 40112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异常 操作 指令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识别异常操作指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从预设数据库内获取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对应的数据的数据属性;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计算所述特征值的加权平均值;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确定所述数据操作指令是否异常。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阻止异常删除操作指令,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而非在数据删除后进行补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异常操作指令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同的组织机构内部拥有的数据越来越多,这些海量的数据已经渐渐成为组织机构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性的意义不言而喻,人为误操作,或是有意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一直是数据安全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最主要的应对数据异常删除方案为备份数据,如果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以用备份的数据在生产环境进行数据恢复。而另一个广泛使用的技术则是基于其所使用的数据库在权限限制方面提供的能力,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控制,减小数据被非正常删除的风险。但前者仅为异常删除后的补救措施,无法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而后者对于拥有权限的用户并未限制,其仍有可能误删数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异常操作指令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克服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异常操作指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从预设数据库内获取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对应的数据的数据属性;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计算所述特征值的加权平均值;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确定所述数据操作指令是否异常。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具体为:从各所述数据属性中选取数据创建人;根据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确定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的执行人;当所述数据创建人和所述执行人相同时,将第一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创建人对应的特征值;当所述数据创建人和所述执行人相异时,将第二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创建人对应的特征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还包括:从各所述数据属性中选取数据拥有人;所述数据拥有人和所述执行人相同时,将第三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拥有人对应的特征值;当所述数据拥有人和所述执行人相异时,将第四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拥有人对应的特征值,其中,所述第四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和/或,从各所述数据属性中选取数据拥有人所在组;根据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的执行人,从预设资源库获取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的执行人所在组;当所述数据拥有人所在组和所述执行人所在组相同时,将第五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拥有人所在组对应的特征值;当所述数据拥有人所在组和所述执行人所在组相异时,将第六预设阈值确定为所述数据拥有人所在组对应的特征值,其中所述第六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五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具体为:从各所述数据属性中选取数据创建时间和从预设数据库内获取数据所在域的创建时间;根据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确定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的发生时间;将所述发生时间减去所述数据创建时间,得到数据创建时长;将所述发生时间减去所述所在域的创建时间,得到所在域创建时长;根据所述数据创建时长和所述所在域创建时长,计算数据创建时间对应的特征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各所述数据属性对应的特征值,还包括:从各所述数据属性中选取数据被不同人员的访问次数;根据所述被不同人员的访问的次数和所述数据操作指令的执行人,确定数据总访问次数和执行人数据访问次数;将所述执行人数据访问次数除以所述数据总访问次数,得到所述访问次数对应的特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2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电池模块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