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3142.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3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 |
代理公司: | 深圳珠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99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蓄电池 双流 量交测核容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其结构包括提把、显示屏、放电速率调节旋件、双流量交测装置、核容测试箱体、高排侧扇,提把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核容测试箱体顶端,显示屏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核容测试箱体正端面,双流量交测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核容测试箱体正端面内部,本发明通过导电杆对主控蓄电池组的分接口进行连接的过程中,补充一部分主控蓄电池组的电流储量,进而能够有序的完成控制交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所中的所有蓄电池组的核容测试,并且能够将核容测试中的放电通过转换回收,能够减少相同次数的核容电流的流失状况并令主控蓄电池组迅速恢复使用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
背景技术
电力开闭所中的蓄电池组,为确保安全,每年都需要进行对所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蓄电池组进行内部容量核对,由于所中站点不得停站,通常会设置检测供给备用蓄电池,以供给所中的蓄电池组在进行检测时能够维持所中正常供电需求。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由于备用电池组的容量难以与主控蓄电池组进行对比,而主控蓄电池组在进行放电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内部电源续积,备用电池组需要维持到其完成电源重补后才能进行供电转接,检测员需要在备用电池在转接完成后,再次重新补充电源才能够对其进行容量核对,而电源的双向流失既无用的消耗了能源,同时需要在同一座开闭所中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内部所有蓄电池的检修核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以解决现有由于备用电池组的容量难以与主控蓄电池组进行对比,而主控蓄电池组在进行放电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内部电源续积,备用电池组需要维持到其完成电源重补后才能进行供电转接,检测员需要在备用电池在转接完成后,再次重新补充电源才能够对其进行容量核对,而电源的双向流失既无用的消耗了能源,同时需要在同一座开闭所中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内部所有蓄电池的检修核对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新型蓄电池组双流量交测核容测试机,其结构包括提把、显示屏、放电速率调节旋件、双流量交测装置、核容测试箱体、高排侧扇,所述提把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核容测试箱体顶端,所述显示屏通过镶嵌的方式安装在核容测试箱体正端面,所述双流量交测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核容测试箱体正端面内部,所述放电速率调节旋件固定安装在双流量交测装置正下方。
所述双流量交测装置包括释放管、交护套、双流转接机构、交测定点限位套,所述释放管插嵌在交护套内部,所述交测定点限位套内表面与双流转接机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释放管与双流转接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交测定点限位套外表面焊接在核容测试箱体正端面右侧。
作为优选,所述双流转接机构包括套接约束片、导电杆、匹配槽、隐藏式转接机构、三辅束压机构,所述套接约束片顶端与交测定点限位套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电杆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辅束压机构内部,所述导电杆底端设有匹配槽,所述隐藏式转接机构固定安装在导电杆背部,所述双流转接机构在导电杆插入进行检测放电的蓄电池组分接口时,能够从而下方通过插接的推置力,令隐藏式转接机构伸出展开并自主完成与备用电池组的对接,从而能够对备用电池组进行实时的补充,从而确保其内部的电源极限稳定量,从而在能够在对蓄电池组检测结束后,立即对备用蓄电池组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隐藏式转接机构包括导套、定位弹杆、三叠套接机构、滑置转接推片、引槽、推置形变条,所述导套内部设有引槽,所述定位弹杆左下端与推置形变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滑置转接推片顶端与推置形变条底端相贴合,所述三叠套接机构顶端与滑置转接推片顶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置转接推片在受到推置力时,推置形变条会弯曲并且上提的压力,能够间接的作用在定位弹杆上,使其产生持续性的可回复变形,并为推动推置形变条复位提供后备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先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