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被毛孢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3617.8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益槐;王忠;王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11613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国被毛孢 菌丝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悬浮液 液体菌种培养 葡萄糖溶液 接种培养 滤纸过滤 培养周期 培养基 悬浮液 跳过 吐温 稀释 遮光 备用 接种 配制 震荡 复苏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被毛孢接种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到培养基中在16~20℃恒温室内遮光培养7~10d。所述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悬浮液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将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斜面菌丝,加入吐温80溶液震荡均匀后,用中速滤纸过滤纯化后,葡萄糖溶液稀释得到悬浮液备用。本发明方法省去了液体菌种培养过程,直接跳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又由于分生孢子萌发周期比菌丝复苏且分生孢子活力比菌丝高,大大缩短培养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虫夏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国被毛孢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被毛孢,指的是在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发表的物质,是无性型阶段的冬虫夏草。
中国被毛孢接种技术方面,包括液体发酵接种和固体发酵接种,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就是使用液体培养的液体菌种进行接种,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接种效率高、菌丝生长快、污染低。但中国被毛孢最大的缺点就是菌丝复苏慢、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这一特点是中国被毛孢本身决定的,采用液体菌种进行后期培养接种,会使周期长、效率低。
鲁东大学曾申请过《蛹虫草斜面固体菌种有效替代液体菌种的蛹虫草培养方法》(专利号:CN105733957A)的发明专利,专利中提到直接采用固体菌种代替液体菌种进行接种,方法是将固体菌种与葡萄糖溶液进行混合,然后直接进行接种,此方法确实可以缩短周期。但是其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并固体培养基与葡萄糖溶液直接混合进行接种,需要将斜面菌种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从针头挤出,再混合的多次的方式容易混入杂质,接种的菌种中不仅仅包括分生孢子,还包括杂质或者杂菌,降低生产效率;该专利中也未有任何记载其可减少蛹虫草种性的退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悬浮液法培养缩短栽培周期、提高培养效率的中国被毛孢接种培养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中国被毛孢接种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到培养基中在16~20℃恒温室内遮光培养7~10d。
进一步的,所述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悬浮液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将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斜面菌丝,加入吐温80溶液震荡均匀后,使吐温80溶液中分生孢子的数量为106~5×107个/mL,使用中速滤纸过滤纯化后,葡萄糖溶液稀释得到悬浮液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吐温80溶液的浓度为0.01~0.05%,吐温80溶液的体积为6~10mL;
进一步的,所述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用葡萄糖溶液稀释的倍数为5~10倍。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组分:大米1.5~3.5%、蛋白胨0.3~0.7%、蔗糖1~3%、MgSO4为0.5~1.3%、磷酸二氢钾为0.1~0.4%、维生素B1为0.05~1.3%份和余下重量百分比的无菌蒸馏水。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中包括以下按重量/体积百分比的组分:土豆15~25%、葡萄糖2~5%、酵母粉0.5~1.5%、奶粉1.5~2.5%、CaCl2·2H2O为0.02~0.05%、MgSO4·7H2O为0.03~0.07%、KH2PO4为0.05~0.15%、NaCl为0.07~0.15%和余下重量百分比的无菌蒸馏水。
进一步的,所述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悬浮液与培养基按体积百分比为0.5~1%进行接种。
本发明的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