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3704.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向成;李名悦;赵萌萌;梁成钦;周先丽;莫青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6 | 分类号: | A61K31/56;A61P3/10 |
代理公司: | 45117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苏酸 羟基 葡萄糖苷酶抑制 糖尿病药物 天然单体 桃金娘 制备 糖尿病 筛选 参考 应用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结构式为,这是从桃金娘中筛选出来的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天然单体化合物,为糖尿病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的人数正快速增长,目前为糖尿病第二大国,并且糖尿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II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占糖尿病总病例的90%。研究表明,造成II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是餐后血糖的波动和日内最大血糖的波动,而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独立于持续血糖水平。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小肠上皮细胞的膜结合酶,参与生物体的糖代谢,其在小肠内可以催化多糖分解为葡萄糖,是调节食物来源血糖的关键酶,因此可作为药物作用靶点来治疗糖尿病。
桃金娘生长在亚洲的南部及东南部,尤其是在中国的南部比如广东,湖南和广西,是桃金娘科桃金娘属阳生性植物。据报道,这种植物的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等,然而尚缺乏对其更深入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物质基础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结合体外酶抑制活性试验以及酶抑制动力学研究从桃金娘中筛选出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为该植物中的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从桃金娘中筛选出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为糖尿病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的结构式为:
。
进一步的,所述糖尿病为II型糖尿病。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其系统命名为2
2
S1.干燥的桃金娘叶粉,用体积浓度为70~95%的乙醇溶液浸提至提取液无色,合并所得的浸出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S2. 浸膏用水分散,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溶剂,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
S3.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洗脱浓度按体积比计,依次为:1:0、9:1、8:2、2:1、1:1、0:1,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到六个组分Fr.A-Fr.F;
S4.取组分Fr.B进一步用MCI柱色谱分离,洗脱液为70-90%的甲醇溶液,分离得到Fr.B1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