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花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3732.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溆浦森鑫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C05G3/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银花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银花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种子;2)预处理:将带蜡样芽孢杆菌L90的基肥施加于土壤中,然后将土壤整地成畦,土畦表面保持平整;3)泡种:四月左右,将金银花种子用营养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将金银花种子均匀铺设于细沙上催芽,待金银花种子裂口达到20~30%时准备播种;4)播种: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金银花种子均匀撒播到畦面上;在撒播在畦面上的种子上面铺上一层细土后把表土喷湿并保持湿润,待金银花苗长出地面达到2~5cm时即可带土移栽。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金银花种子的出苗率和移栽后的成活率,并能有效提高移栽后金银花苗种的抗寒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银花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目前三分之一的中药方剂中都用到了金银花,由于它抗菌消炎,抗病毒疗效甚佳,成为多种防治处方的首选药,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等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提高,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开始由药用向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发展,国内外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全国金银花的需求量约为2000万公斤,而全国总产量仅约700万公斤,市场缺口巨大,种植金银花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金银花常用的育苗方式包括扦插、分根和种子育苗,现有技术中大都以扦插和分根育苗为主,而种子育苗大体流程为直接讲金银花种子播种在苗圃上,播种和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金银花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低,播种60天出苗率通常仅有50%~70%,移栽后,金银花幼苗的成活率通常仅有60%~80%,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银花种子育苗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银花育苗方法,以更好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银花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种子:选择光泽度好、颗粒饱满的金银花种子备用;
2)预处理:将带蜡样芽孢杆菌L90的基肥施加于土壤中,然后将土壤整地成畦,土畦表面保持平整;
3)泡种:四月左右,将金银花种子用营养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将金银花种子均匀铺设于细沙上催芽,待金银花种子裂口达到20~30%时准备播种;
所述营养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硅粉1~3份、赤霉素0.3~0.5份、青霉素0.1~0.3份、代森锰锌0.5~1份、壳聚糖1~5份、余量为水;
4)播种: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金银花种子均匀撒播到畦面上;在撒播在畦面上的种子上面铺上一层细土后把表土喷湿并保持湿润,待金银花苗长出地面达到2~5cm时即可带土移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金银花种子的品种来源于大毛花、懒汉银花、四季银花、金花三号、黄脉金银花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肥为腐熟农家肥,基肥的施加量为 3~5kg/㎡。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步骤3)中,浸泡温度为20~30℃,浸泡时间为8~12h。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赤霉素和青霉素均为100mg/L的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代森锰锌为80%的代森锰锌可湿粉。
进一步地,步骤4)中,金银花种子的播种密度为15~20g/㎡。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金银花育苗方法,其有效提高了金银花种子育苗的出苗率和苗种移栽后的成活率,且有效缩短了金银花种子的出苗时间,并且移栽后金银花苗种的耐旱性得到极大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溆浦森鑫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溆浦森鑫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重配置的雷达接收通道合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