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261.X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强;侯圣;王伟;杨决算;李玉海;耿晓光;谷玉堂;万发明;万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主要解决现有螺杆钻具的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而过热老化、需要动力系统激发而使结构复杂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向阀(1)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a),空心轴外部的圆盘上开有过流孔(b),所述上换向阀(1)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所述下换向阀(2)上开有与过流孔(b)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下换向阀(2)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e),所述进液盘(3)上开有两个与浅槽(e)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g)。该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易损件少,简化工具结构缩短工具长度,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钻井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应用最广泛的螺杆钻具由于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导致零件过热老化而降低工具寿命;其他的提速工具均需要动力系统激发,增加工具内部零件数量和总体长度,室内组装调试困难,在定向井、水平井中下入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螺杆钻具的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而过热老化、需要动力系统激发而使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该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易损件少,简化工具结构缩短工具长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包括上换向阀,所述上换向阀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外部为圆盘,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圆盘上开有过流孔,所述上换向阀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和进液盘,所述下换向阀上开有与过流孔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下换向阀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且其中一个浅槽位于两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盘上开有两个与浅槽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对称通槽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
所述进液盘底部设有冲击体,所述冲击体左右两侧为弧形的刀翼,刀翼置于进液盘的弧形槽内,冲击体底部中心处开有中心孔Ⅱ,中心孔Ⅱ上下分别设有沉孔,上部沉孔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Ⅱ;所述冲击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中心处的凸台置于冲击体底部的沉孔内,且底座上开有扇形槽;
所述底座外部套有牙嵌,牙嵌顶部卡在浅槽中,牙嵌周边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台肩Ⅰ和台肩Ⅱ,其中台肩Ⅱ与冲击体中心处高度一致,台肩Ⅰ与进液盘厚度一致;
所述冲击体底部的沉孔内置有一对复合片;
所述过流孔为椭圆孔,所述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为与过流孔形状一致的椭圆孔;
所述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长轴之间的夹角为92.5°;
所述斜圆孔Ⅰ及斜圆孔Ⅱ的中心线与上换向阀轴线夹角为60°;
所述弧形刀翼两边之间的夹角为60°;
所述扇形槽两边之间的夹角为92.5°。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零件空间布局合理,易损件少,系统寿命长;该冲击机构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动力钻具一起使用,对现场设备无任何特殊要求,可用于直井,也可用于水平井、定向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换向阀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下换向阀的主视图;
图5是下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6是进液盘的俯视图;
图7是冲击件的主视图;
图8是冲击件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7中C-C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