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压自开启式通海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487.X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勇;于妍妍;张树生;单立功;曾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31/383;F16K31/1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开启 通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利用水压力自动开启式通海阀,其采用了一个内直径大于阀体最大横截面的圆形活塞提供开阀力,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外部水压作用在圆形活塞产生的向下开阀力矩大于阀头下向的关阀力可以克服阀头水的静压实现阀门自动开启。考虑开阀过程中的流体动压力,圆形活塞截面种取为阀体最大直径的2倍,以保证存在动压情况下阀门的开启中。当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手摇泵加速开启,关阀过程中可通过手摇泵反转实现关阀。阀体设计中为了避免填料密封带来的开启摩擦力,采用了橡胶波纹板方式替换阀杆处动密封,实现动密封向静密封的转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压自开启式通海阀。
技术背景
目前在高压情况下通海阀常采用平衡结构来抵消一部分开阀力矩,如申请号CN201410087959.3、CN201410102630.X、CN201520068010.9等分别采用了内先导、外先导、多层先导结构减小开阀力矩,但无法实现利用水压直接开阀,都需要外带动力源,常使用液压或电力增加系统对外依赖程度,不利于系统的可靠性。通海阀中由于阀杆是运动件,需要解决动密封问题,目前常用的 密封方式是填料密封,如申请号CN201410102630.X、CN201520045257.9、CN201410102643.7均采用了填料密封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实现密封但存在阀杆摩擦力大、增加开阀力矩、长时间磨损会出现泄漏问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利用水压力自动开启式通海阀,其采用了一个内直径大于阀体最大横截面的圆形活塞提供开阀力,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外部水压作用在圆形活塞产生的向下开阀力矩大于阀头下向的关阀力可以克服阀头水的静压实现阀门自动开启。考虑开阀过程中的流体动压力,圆形活塞截面种取为阀体最大直径的2倍,以保证存在动压情况下阀门的开启中。当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手摇泵加速开启,手摇泵采用正摇吸水反摇排水功能泵,关阀过程可采用反摇泵的方式。阀体设计中为了避免填料密封带来的开启摩擦力,采用了橡胶波纹板方式替换阀杆处动密封,实现动密封向静密封的转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压自开启式通海阀,采用在阀体上面安装由上下两个腔构成的圆筒形箱体,上腔内装有与腔体内表面大小相等的圆形活塞,活塞侧边与腔体内壁间有密封环,活塞与阀杆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活塞面积为阀体截面最大直径的2倍,下腔体前后面均有一个长方形孔,箱体上部有箱盖通过密封垫圈和螺栓与箱体相连接,底部有螺栓连接孔;橡胶波纹板与阀杆对中固连在一起,安装在圆筒形箱体与阀体中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一起; 圆筒形箱体上腔通过高压管道与阀体入水口处相连接,高压管道与阀体间装有阀门。圆筒形箱体上腔同时通过管道与手摇泵连接,手摇泵通过管道与阀体上部出水处相连接,管子与阀体间同样装有阀门。阀杆下端有圆弧与套筒上的圆弧相对应,当阀杆向上提起时,套筒可绕阀杆可轻度转动实现密封面配合调整。
当需要开启阀门时,打开入水口阀体上阀门,高压水通过管道进入储水箱,推动圆形活塞向下使阀门开启。关阀时,关闭入水口阀体上阀门,打开阀体上部阀门,使出水口处水与手摇泵连接,正向转动手摇泵可实现储水箱内活塞上部水的排出,在阀头上部水压力和上腔体负压作用下,阀门会实现慢慢关闭。
附图说明
图1 水压开启式通海阀内部结构
图2 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附图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