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眼分视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定量化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4562.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浩;侯方;汪育文;阮小微;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08 | 分类号: | A61B3/0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眼 视觉 功能 检测 量化 输出 装置 | ||
一种双眼分视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定量化输出方法,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多次测量,能减少因人为主观导致的变异;自动数据提取和绘制图表的方法能将大量冷冰冰的数据图像化,实现定量化输出数据,使检查数据更可读,更易理解,方便之后的复诊和随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计算机显示、绘图技术与眼视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眼分视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定量化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显示终端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视觉娱乐活动丰富,视觉负荷激增,导致大量成人、学龄青少年和儿童开始抱怨眼干、胀痛及视物模糊等视觉疲劳症状。据2014年发表的《视疲劳专家共识》报道,23%的学龄儿童,64%~90%电脑使用者及71.3%干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其中一大类患者,如内外隐斜视,或融像储备功能低下等多种双眼视功能异常患者,在长时间用眼后会出现眼胀、眼痛或眼部不适等一系列视疲劳症状。然而,目前我国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水平普遍较差,导致大量患者就诊无门。另外,双眼视训练是治疗这类患者的最佳方法之一,但如今缺乏大量专业训练师在训练过程中分析,设定训练方法,评估患者训练效果和完成的成功率;虽然市面上有部分软件和方法提供家庭训练,大部分针对弱视儿童,缺乏对非弱视儿童及成人视疲劳的诊疗,且缺乏高质量的人机互动以及个性化分析,导致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治疗效果不明确。
双眼视觉功能的评估在临床上使用棱镜、马氏杆镜片打破融像,测量隐斜视和融像储备范围。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医生主观协作完成,这个过程中也会由于测试者测试的流程和速度的不同而受影响。另外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很高,限制其必须在高度专业化的眼视光医院才能完成,不能深入到校园、社区或其他公众场合中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眼分视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定量化输出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眼分视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测定量化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隐斜测量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modify Thorington法,测量隐斜,并通过棱镜光学偏折能力计算对应的棱镜屈光度,计算得到隐斜平均值和标准差;
(2)获得融像范围测试参数:患者通过双眼分视方法使左眼与右眼看到的像分离,记录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检查结果,得到集合范围与发散范围;
(3)自动定量化图像成像输出:
a、以棱镜值作为X轴单位,以距离的倒数作为Y轴;
b、先计算绘制需求线,其中IPD为双眼瞳距,单位为厘米;TD为测试距离;
c、再绘制隐斜线和融像范围,导入测得的隐斜和融像范围,对应不同距离画出隐斜和融像范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连线,不同距离的隐斜值连线得到隐斜线,不同距离的融像范围连线得到发散范围和集合范围;
d、计算绘制舒适区,舒适区右侧点至需求线的水平距离为发散范围的1/2,舒适区左侧至需求线的水平距离为集合范围的1/2或舒适区右侧点至需求线的水平距离为1/3发散范围+2/3集合范围,舒适区左侧至需求线的水平距离为2/3发散范围+1/3集合范围;
e、对比隐斜线与舒适区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步骤(1)中获得隐斜测量参数的具体步骤为:在测试界面上会有固定红色圆点,一个可移动的等大白色圆点,和一条白色横线。右眼前放置白色水平马氏杆镜片,患者将会在看到一条垂直的红色竖线,嘱患者盯住红色圆点,并用鼠标移动白色圆点至红色竖线与白色横线交汇处点击,点击后,白色圆点会随机出现屏幕上任意位置,患者需要重新移动白点至红线与白色横线的交汇点,如此反复7次,多次精确测量后通过公式计算隐斜平均值和标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