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04690.7 申请日: 2019-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076113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田昌春;李小和;朱孟君;吴福宝;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1C3/04 分类号: E01C3/04;E01C23/01;E01C19/26;E01C19/28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徐瑛
地址: 430063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泥 改良 细砂 作为 路基 填料 损伤 分层 碾压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非损伤分层碾压工艺参数的确定,施工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压实,素砂摊铺整平,布灰,掺灰拌合,整平碾压,路基养护;其中,所述非损伤分层碾压工艺参数包括一定水泥掺量条件下,水泥改良粉细砂的养护龄期、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所述非损伤分层碾压工艺参数确定具体包括:

1)通过动三轴试验得到一定水泥掺量条件下,水泥改良粉细砂临界动应力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规律,并采用以下双曲线函数对改良砂临界动应力进行拟合,

式中,p为水泥改良粉细砂临界动应力,kPa;

d为养护龄期,天;

2)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得到压路机强振、弱振、静压条件下压路机碾压当前层以下30cm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并结合上述步骤1)的拟合曲线,得到压路机强振、弱振、静压条件下当前已碾压层的养护龄期;

3)通过击实试验得到一定水泥掺量条件下,水泥改良粉细砂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测量放样前先进行地面处理,具体包括:路堤基底为耕地、草地时,先清除地表种植土后填筑;路堤基底为松土时,当松土厚度不大于30cm,先清除杂草后填前夯实至90%密实度;当松土厚度大于30cm时,先将其翻开,填前夯实至90%;填高小于路床厚度80cm或土质挖方段,超挖至填高小于路床厚度80cm后按下路床的压实度≥94%的要求处治;当地面横坡或沿路线纵向坡度陡于1:5时,填路基前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2%~4%的台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测量放样具体包括:使用经纬仪根据平面坐标放出路基中桩、填筑边桩、边坡开挖线和起填边线,在确定开挖线和起填边线时按照路基两侧填筑边桩加宽50cm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方开挖压实具体包括:

土方开挖时挖至上路床顶下80cm,并随时控制标高,预留10~15cm作为预留土;

开挖完成后即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再用20吨以下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作业,且碾压行走速度不大于4km/h,碾压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碾压过程中保证压实度达到94%以上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砂摊铺整平具体包括:

在路基两侧放样,设置标高控制杆,同时在标高控制杆上面挂线,以控制填筑高度;再参照标高控制杆上的挂线摊铺素砂填料,将素砂填料采用边卸料边摊铺的方式进行摊铺,且路基面按1.5%横向路拱摊铺整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灰包括:

根据设计的水泥掺量标准及填料的总重量计算出土层每平方米的水泥掺量,在路基面上用石灰划好整齐的标准面积方格网进行人工布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灰拌合具体包括:

采用旋耕机将素砂填料与水泥进行拌合,拌合时要拌入到下一层3cm深,并在拌合均匀后进行含水率、灰剂量的检测,使混合料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1~2%;

若水泥剂量不满足要求时,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出需要补加的水泥用量,均匀撒布后进行再次拌合;

在拌合结束时,若混合料的含水率不足,用洒水车补充洒水,洒水后再次进行拌合,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改良粉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非损伤分层碾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碾压具体包括:

水泥改良砂混合料拌好后,先用双钢轮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对局部凹坑欠料不平整处及时人工补料;路基面精平后用20吨以下吨位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压实后每一碾压层厚度不少于30cm,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合长度不小于2.0m;碾压遵循“先静压后振动最后再静压、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先两边后中间”原则,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大于4km/h,碾压之后开始检测,如检测结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再采用“一动一静”重复施工、检测,每施工一个单元,要求记录压实厚度,碾压遍数,试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结束施工;

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一段留下来未压的部分一起拌合碾压;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