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5085.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2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沛超;游赐天;丁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10 | 分类号: | G06F18/10;G06F18/2131;G06N3/0464;G06N3/08;G08B13/1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锴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界 入侵 事件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选定适用于已知类型的入侵信号进行识别的网络模型;
2)利用包含多种噪音的已知类型的入侵信号组成的训练集,利用选定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完成的网络模型对实时采集的入侵信号进行识别;
步骤1)中,选择适用的网络模型的方法如下:
1.1)采集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型的入侵信号作为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并采用小波变换对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进行滤波,再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得对应的时频图;
1.2)利用时频图的图像特征,分别通过不同的网络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
1.3)利用网络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
1.4)计算在不同的网络模型网络中,训练样本的运算时间、对训练样本的训练时间总和,以及对每个测试样本的识别时间,选定运算时间、训练时间总和、识别时间最短的网络模型;
步骤1.1)中,比较用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不同的窗函数和窗宽,选择适配已知类型的入侵信号的窗函数和窗;
步骤1.2)中,通过网络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之前,先选择深度学习优化器,并设定批次大小、迭代次数,初始化网络模型的权值w与偏置值b;然后计算输出值存在的偏差,再计算损失值;根据损失值优化权值w与偏置值b,直至偏差符合要求;
选定的网络模型为Inception-v2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已知类型的入侵信号包括人为入侵信号、非人为人侵信号;其中,人为入侵信号包括敲击、摇晃,非人为人侵信号包括刮风、下雨。
3.一种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多模光纤、光电二极管、数据采集卡,光源信号经多模光纤、光电二极管后,通过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多模光纤感应入侵信号,在入侵信号的影响下采集的数据,基于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方法进行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模光纤包括依次耦合的前单模光纤段、多模光纤段、后单模光纤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界入侵事件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多模光纤缠绕固定在围成周界的围网上,用于感应入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0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智能报警物联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