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5160.4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翁倩;唐睿;刘一珉;卞军伟;廖鹏程;詹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监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土壤物理参数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多个土壤采集点得到的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多个土壤采集点为同一目标土壤的土壤采集点;确定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变化信息;当第一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农户调整土壤物理条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分析土壤物理条件变化,能够及时对土壤物理条件改良做出判断并指导农事活动,提高了土壤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土壤肥沃的标志是具有良好的土壤性质,丰富的养分含量,良好的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通畅的土壤通气条件和吸热、保温能力。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有: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其中土壤肥力的物理因素指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土壤肥力的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肥、气、热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现有的人工监测方法依赖农业专家和种植户的经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并且可能判断失误,存在误差;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时间周期长,不利于对土壤状态及时进行判断,并且对专业人员需求大,过程复杂,土壤肥力的物理条件不能及时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监测方法,基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分析土壤物理条件变化,能够及时对土壤物理条件做出判断并指导农事活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监测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土壤物理参数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多个土壤采集点得到的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多个土壤采集点为同一目标土壤的土壤采集点;确定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变化信息;当第一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农户调整土壤物理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确定第一变化信息相对预设的第二变化信息的波动的绝对值,预设的第二变化信息是根据在第二时间段内采集多个土壤采集点得到的多个第二物理参数值,确定的多个第二物理参数值在第二时间段内的变化信息;当波动的绝对值满足预设阈值时,确定第一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个土壤采集点为同一深度的多个土壤采集点,或多个土壤采集点为不同深度的多个土壤采集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变化信息,包括:确定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分别对应的第一物理特征参数值;根据多个第一物理特征参数值确定第一变化信息。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确定第二变化信息,包括:确定多个第二物理参数值分别对应的第二物理特征参数值;根据多个第二物理特征参数值确定第二变化信息。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物理参数值和第二物理参数值分别包括温度和湿度。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物理特征参数值和第二物理特征参数值分别包括水分等湿扩散率和水分等温扩散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土壤物理参数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多个土壤采集点得到的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多个土壤采集点为同一目标土壤的土壤采集点;计算模块,用于确定多个第一物理参数值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第一变化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当第一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农户调整土壤物理条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