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轴系校中及回旋振动多学科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5482.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林;尹红升;曾凡明;吴杰长;常广晖;高伟鹏;赖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71/00 | 分类号: | B63B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轴系校中 回旋 振动 学科 优化 方法 | ||
1.一种舰船轴系校中及回旋振动多学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待优化的轴系的初始布置、轴段和轴承的材料属性、船体艉部型线、螺旋桨结构尺寸及材料属性。初始布置包括各轴段长度、外径、内径、轴承类型、轴承径向及垂向刚度;材料属性包括材料密度、杨氏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螺旋桨结构尺寸和材料属性包括螺旋桨外径、桨叶数目、各桨叶面型线、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
步骤二、基于轴段、轴承、艉部壳体、螺旋桨的结构尺寸、各面型线、材料属性,先建立几何模型,再建立包含校中计算模型、振动计算模型、螺旋桨模型的轴系多学科有限元模型;对于校中计算模型,将轴系简化为多支撑等截面连续梁,梁单元的刚度矩阵可表示为
其中β为剪切变形影响系数,基于均匀截面假设的G为剪切弹性模量;[K]为轴系刚度矩阵,可由联立获得,进而可得到整个轴系受力及形变关系{F}=[K][v],结合轴系实际几何参数和支撑刚度计算,轴系校中计算模型可表述为:
[K+Koil]·(Y0+Y1+Y2)+{Fs-([Koil]·Y2)}+{F}+G0=0
其中[Koil]为轴承支撑刚度矩阵,可由油膜刚度矩阵及轴承接触刚度矩阵串联获得;Y0,Y1,Y2分别为轴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初始距离向量、轴中心与支座中心距离向量、轴系中心与支承点参考线的距离向量;
基于螺旋桨推进轴系的转子动力学方程:
建立振动计算模型,将非止推轴承简化为具有垂向刚度和横向刚度的弹簧单元,使用Beam188建立轴段梁单元,使用Combin14完成弹簧单元建模;将止推轴承简化为具有垂向刚度、横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弹簧单元,使用Combin214完成止推轴承的建模;
步骤三、选取优化评价指标变量,指标变量通过多学科模型的数值计算和实际台架的测量或换算得到;校中指标变量包括轴承支反力、轴段间转角、轴挠度和应力、轴承间负荷差值;振动指标变量包括振动监测点处的各阶最大振幅、各阶临界转速、艉部噪声,校核指标包括轴段强度、安全系数等;
步骤四、建立流体计算模型;包括螺旋桨水动力计算和轴承液膜刚度计算;
根据螺旋桨升力线理论,将螺旋桨沿径向分为Nm段,则叶角为θ'时,螺旋桨主叶的推力、转矩和切向力可表示为:
转子在轴承内运转,油膜分布于转子与轴瓦之间的间隙,轴径和轴瓦间的液膜雷诺方程为:
假设油膜在轴承边界处压力为0,且轴段在轴承内部无倾斜,稳定运行时轴承的径向力Fbd和切向力Fbt可分别表示为:
其中,Rb为轴承半径,ω为轴转速,μ为润滑油粘度系数,Lb为轴承长度,为轴承内部径向间隙平均值,ε为轴承偏心;油膜径向力与切向力的合力Foil通过轴瓦作用于轴承,可表示为:
轴系的负载可以通过以上所建立的校中计算模型获得,在数值上载荷的大小和方向均与Foil相同,进一步推导可以得到轴承偏心ε和力姿态角的表达式:
-(3+π2Sf2)ε2+(6-Sf2(16-π2))ε4-4ε6+1=0
其中Sf为无量纲索莫菲尔德系数(Sommerfeldnumber),由上式,可根据负载、转速、偏心中任意两个参数,近似的求解其余参数;为简化计算、构造适用于多学科优化设计的油膜支撑刚度模型,将轴承刚度用简化为横向、垂向两个方向的线性弹簧,则油膜的刚度矩阵可以近似的表示为:
以h表示油膜厚度值,横向刚度Kzz和垂向刚度Kyy可分别表示为:
Kzz=4h(π2(2-ε2)+16ε2)
h=(π2(1-ε2)+16ε2)-1.5
步骤五、建立非线性耦合变量响应面;根据优化目标,选取设计变量并定义优化数值范围;将设计变量分别映射到各子学科计算模型;以设计变量作为模型输入,指标变量作为模型输出,轴系的强度、轴承负荷作为模型作为限制条件,各变量设定步长进行运算,得到设计范围内的设计点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计算结果,对于非线性耦合关系,并通过RBF神经网络,学习得到多学科耦合变量近似响应面;
步骤六、建立优化目标无量纲函数γj为编号为j的优化变量,αj为变量编号为j的优化权重;优化变量包括:Fi—轴承支反力、θi—轴段间转角;li—轴段挠度;σm—m截面的应力;Δ—轴承间负荷差值;Lnj—振动监测点n处的第j阶最大振幅;ωnj—第j阶临界转速;S—危险界面安全系数;振动监测点的选择根据初始工况下轴段上振幅最大的点来选取,危险截面选取初始工况下安全系数最小的截面;优化权重可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归一化得到,γ为指标变量优化率,反映了单一指标变量的优化程度:
上式中,c0为优化参数的初始值,c1为参数优化后的值,将用优化率表示表中参数的优化程度;
步骤七、多学科模型寻优;设计变量选取后,构成多维设计变量空间,目前多维设计变量寻优通常使用遗传算法,但易陷入局部最优;本方法将烟花算法应用到轴系多学科设计优化寻优过程;首先基于均匀随机原则在设计变量的可行区间内生成初始烟花种群,并根据轴系多学科模型计算个体适应度,根据爆炸算子计算第k个烟花的爆炸半径rk和爆炸产生的火花数Nk,生成的火花根据迁移规则Δx和变异算子实现迁移和变异,爆炸半径公式如下:
其中,φmin和φmax分别为当前烟花种群中最小适应度值和最大适应度值;ε是避免rk和Nk分母为0的极小常数;φ(k)为第k个烟花的适应度值,K为烟花总数;常数R和m分别为爆炸半径幅值和火花最大值,迁移规则和变异算子可分别表示为:
Δxkt=xkt+g(0,rk)
其中g(0,rk)表示r在[0,rk]内的随机值,为呈高斯分布的函数值,均值和方差均为1;t表示个体的维度序号;,通过映射规则将迁移和变异,保留适应度值最大的轴系设计变量个体以完成下一代烟花的筛选,映射规则和基于距离的选择策略公式为:
xkt=xmint+|xkt|%(xmaxt-xmint)
上式中,xmaxt和xmint分别为个体在维度t上的上下界,%为模运算符,d(xk,xj)为个体间的欧氏距离,D(xk)为个体的Euclidean距离,P(xk)表示适应度最好个体外其余每个个体被随机保留的概率,是由爆炸产生火花和变异产生火花集合;
将最后保留的设计变量个体输入轴系多学科模型,可进行优化后轴系的模态分析、校中分析和振动分析,通过强度校核和振动校核确定结果的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4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抗横倾系统及具有其的船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