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加热烘焙低温烟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5634.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福;钟科军;郭小义;尹新强;易建华;邓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50;A24F40/53;A24F40/46;A24F40/5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加热 烘焙 低温 烟具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热烘焙低温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件及与之连接的感应开关、烟支检测开关、发热体、感温器件;感应开关用于接收开关信号,生成开关指令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烟支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烟支插入,并将信号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感温器件用于采集发热体的温度,并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发热体用于依据温控指令进行升温/保温;系统控制器件用于接收感应开关的开关指令、烟支检测开关的检测信号、感温器件发送的温度,并对烟支检测开关、发热体和感温器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相比同类产品简化了手动操作步骤,使低温烟烟具使用更加智能简单;只有检测到烟支插入后才进行自动加热处理,可有效避免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加热烘焙低温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需通过明火点燃燃烧产生烟草烟雾,烟草在高温和裂解的过程中释放对人体有害混合物质达数千种,由存在于气体中的挥发物和存在于颗粒中的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组成,如一氧化碳、酚类、醛类、尼古丁(烟碱)、烟焦油等,而电子烟,低温烟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产生,电子烟的烟雾能模拟烟草烟雾,更加健康。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蒸发烟油形成可抽吸烟雾的电子烟,一种是通过蒸馏烟草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低温烟。低温烟在使用时,是将烟支插入到烟具的发热管或是加热片插入烟支中,然后电源通电使加热管/加热片发热,将烟支加热从而产生烟雾,其加热部件位于烟具内部,在抽完一支烟后,通过抓取烟支外露于烟具的端部将烟支剩余的部分(抽完后的过滤嘴以及残余物)取出。现有的低温烟具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按键来控制低温烟具系统的开关机,这种设计会导致存在误操作,使低温烟具系统在没有插入烟支的情况下进行加热等工作,加热也需要手动来控制,不够智能化,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加热烘焙低温烟具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烟具系统需手动控制导致存在误操作和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加热烘焙低温烟具系统,包括感应开关、系统控制器件、烟支检测开关、发热体、感温器件;
所述感应开关、烟支检测开关、发热体、感温器件均与所述系统控制器件连接;
所述感应开关为磁性感应开关,,用于接收开关动作信号,生成烟具开关指令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器件;
所述烟支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烟支插入到低温烟具中,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器件;
所述感温器件,用于采集所述发热体的温度数据,并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
所述发热体,用于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件的温控指令,并依据温控指令进行升温/保温;
所述系统控制器件,用于接收感应开关的开关指令,并生成对所述烟支检测开关进行开关控制的开关指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烟支检测开关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生成对所述发热体和感温器件进行开关控制的开关指令;以及接收所述感温器件发送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工作的温控指令。
首先感应开关触发后向系统控制器件发送烟具开机指令,系统控制器件向烟支检测开关发送开机指令,当烟支检测开关检测到有烟支插入后,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然后系统控制器件生成加热指令和温控指令,控制发热体加热,感温器件实时采集发热体的温度并发送至系统控制器件,当加热达到预设时间,自动关闭发热体、感温器件及烟支检测开关。当移除加热过的烟支后,烟具供插入烟支的口自动关闭,相比同类产品简化了手动操作步骤。从而使采用此技术的低温烟烟具使用更加智能简单;而且只有检测到烟支插入后才进行自动加热处理,可有效避免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控制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信息读取模块、信息控制模块及指令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病毒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中药材快速风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