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085.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7/18;C08K13/02;C08K3/08;C08K5/5399;C08K3/30;C08K3/22;C08G69/16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长使用寿命 耐磨改性剂 重量份数比 耐磨性 百米重轨 己内酰胺 晶核试剂 聚合反应 抗老化剂 抗氧化剂 尼龙滑道 收集台架 助催化剂 反应釜 润滑剂 散热剂 增塑剂 阻燃剂 高铁 滑道 催化剂 配方 铸造 检测 制作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的己内酰胺80~90份、TIO2纳米1~5份、晶核试剂0.01~0.05份、抗氧化剂0.02~0.08份、催化剂0.15~0.5份、助催化剂5~8份、增塑剂1~5份、抗老化剂0.1~0.3份、耐磨改性剂3~5份、散热剂1~5份、阻燃剂0.05~0.1份、润滑剂0.3~0.5份。制作方法包括依次使用五个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再进行铸造得到成品。本发明可以使得制造的滑道耐磨性明显的提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具体涉及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铁轨道由于其特殊性通常较长,所以重量较重。在对轨道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将轨道集中在一起方便检测,现有高铁轨道放置滑道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导致耐磨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与轨道摩擦一段时间后)滑道磨损严重,不能满足使用条件。
专利公布号为名为CN101614220名一种用于鼓风机叶轮的高强度尼龙及制作鼓风机叶轮的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尼龙材料的制作方法,但是此方法和配方制作的产品在耐磨性和整体的强度上也不能满足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及其制造方法,可以使得制造的滑道耐磨性明显的提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的己内酰胺80~90份、TIO2纳米1~5份、晶核试剂0.01~0.05份、抗氧化剂0.02~0.08份、催化剂0.15~0.5份、助催化剂5~8份、增塑剂1~5份、抗老化剂0.1~0.3份、耐磨改性剂3~5份、散热剂1~5份、阻燃剂0.05~0.1份、润滑剂0.3~0.5份。
进一步地,所述晶核试剂为酞青蓝;所述抗氧化剂为炭黑和HPT的混合制备物;所述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所述助催化剂为JQ-1;所述增塑剂为滑石粉和HPT的混合制备物;抗老化剂为DNPD;耐磨改性剂为聚四氟乙烯粉末;散热剂为铝粉;阻燃剂为六甲基磷酰三胺;润滑剂为二硫化钼。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的混合制备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的炭黑90~95份、HPT5~10份;所述增塑剂的混合制备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比的滑石粉90~95份、HPT5~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炭黑和HPT混合后以转速800r/min以上的速度进行搅拌至45~65摄氏度;
所述增塑剂的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滑石粉和HPT混合后以转速800r/min以上的速度进行搅拌至45~65摄氏度。
高铁百米重轨检测收集台架尼龙滑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己内酰胺放入第一反应釜中,并将第一反应釜加热至90~120摄氏度进行加热;
将融化的己内酰胺加入第二反应釜中,并将第二反应釜加热至130~145摄氏度后,将第二反应釜降压至1300pa以下进行脱水反应;
将第二反应釜内的己内酰胺加入第三反应釜内,加入催化剂,并保持第三反应釜内温度为130~145摄氏度后,将第二反应釜降压至1300pa以下进行反应;
将第三反应釜内的倒入第四反应釜内,并加入TIO2纳米、晶核试剂、抗氧化剂、催化剂、增塑剂、抗老化剂、耐磨改性剂、散热剂、阻燃剂、润滑剂后,将第四反应釜加热并保温在130~145摄氏度,并将第四反应釜内降压至1300pa以下反应;
将第四反应釜内的材料加入第五反应釜内,再加入助催化剂后搅拌混合后,灌注到模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