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6087.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孙森;陈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E02B15/10;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自动 清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现有河道清洁方法主要有人工清洁、大型机械设备清理、对河道投放化学反应物。本发明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包括机器人收发装置、垃圾回收容器、回收绳、清洁机器人和摄像头。机器人收发装置包括电动云台、弹射装置和收放绳装置。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气爪、第二气爪、气爪驱动组件、安装架和行进驱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弹射与水下推进螺旋桨相结合,使得一个河道自动清洁装置能够自动拾取较大范围内的漂浮垃圾,进而降低了人工清理的工作量。本发明的夹爪采用预充式的气爪,重量较轻,故能够保证清洁机器人的水中时夹爪朝上,降低了夹取垃圾物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往往需要河道来排水泄洪,但随着两岸居民将生活污水、垃圾排入河道,使很多河道变成臭水沟,水生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河道的水生态系统。现有河道清洁方法主要有人工清洁、大型机械设备清理、对河道投放化学反应物。人工清洁耗时耗力,执行效率低,需要人每天在河道周围走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是对河底进行清理,主要是通过分段截流的方式,一段一段的抽干河水,清理剩余的垃圾、水草、淤泥等,这种方式对河道的污染物清理效果比较彻底,但是成本极高,耗时较长,不便于日常的污染物处理;人工投放消毒药物方式是采用人工划船或者从岸边投放消毒药品,对河水内的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式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处理水平较低,不能对河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必须与别的方式配合才能实现清理河内垃圾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大,每次投药以后,管控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
本发明一种河道自动清洁装置,包括机器人收发装置、垃圾回收容器、回收绳、清洁机器人和摄像头。所述的机器人收发装置、垃圾回收容器、摄像头均安装在河堤上。所述的机器人收发装置包括电动云台、弹射装置和收放绳装置。电动云台的底座安装在河堤上。弹射装置安装在电动云台上。回收绳的一端与绕绳辊子固定,另一端与清洁机器人连接。回收绳穿过弹射装置的弹射通道。所述的垃圾回收容器位于弹射装置的正下方。
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气爪、第二气爪、气爪驱动组件、安装架和行进驱动装置。第一气爪和第二气爪的内端间隔设置,且均与安装架的一端固定。第一气爪和第二气爪均为气囊。第一气爪与第二气爪的外端相互弯曲靠近。所述的气爪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拉绳、第二拉绳、拉绳辊和拉绳电机。安装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穿绳孔。两个穿绳孔与第一气爪、第二气爪分别位置对应。拉绳辊支承在安装架内。拉绳辊由拉绳电机驱动。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气爪、第二气爪的外端分别固定。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安装架上的两个穿绳孔,并与拉绳辊固定。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包括朝向调整组件、行进电机和螺旋桨。朝向调整组件安装在安装架内;行进电机安装在朝向调整组件上。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朝向调整组件包括回转架、转向齿轮、圆弧转向齿条、第一驱动齿轮、支撑轴、第二驱动齿轮、转向轴、第一转向驱动电机和第二转向驱动电机。回转架支承在安装架内。回转架的中心轴线与安装架的中心轴线重合。转向齿轮与回转架同轴固定。第一驱动齿轮支承在安装架内。第一驱动齿轮与圆弧转向齿条啮合。第一驱动齿轮由第一转向驱动电机驱动。支撑轴的两端均与回转架的内侧面固定。支撑轴的轴线与回转架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转向轴与支撑轴构成转动副。转向轴的内端与圆弧转向齿条的内侧中部固定。圆弧转向齿条的圆心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重合。第二驱动齿轮支承在回转架上。第二驱动齿轮与转向齿轮啮合。第二驱动齿轮由第二转向驱动电机驱动。行进电机固定在转向轴的外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摄像头采用双目摄像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射装置采用电磁弹射器、弹簧弹射装置或气动弹射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放绳装置包括绕绳辊子和放卷电机。绕绳辊子支承在机器人收发装置的框架上,并由放卷电机驱动。绕绳辊子与回收绳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