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6438.X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魏照宇;王凯朋;姚宝恒;连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4C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四旋翼 驱动 方式 尾座式海空跨域 飞行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模块、飞行器尾座模块5、飞行器控制模块9、姿态调整模块以及推进器模块;飞行器主体模块包括:机身部件、机翼部件;所述机身部件与机翼部采用光滑过渡方式连接;飞行器尾座模块5能够支撑该飞行器垂直起降;所述飞行器尾座模块5设置于机翼尾部;姿态调整模块调整飞行器姿态;推进器模块包括: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能够提供飞行器在水中、空中航行时前进的动力;所述飞行器控制模块9与姿态调整模块、推进器模块相连。本发明通过两对空气螺旋桨,像四旋翼一样垂直出入水,从而可以实现海空跨域飞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自主飞行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自主飞行器。
背景技术
当前出于应急快速搜索或军事隐身突防等方面的目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跨海空两域的无人自主飞行器,要求其满足如下目的:当需要快速机动时,航行器飞出水面在空中快速移动;而不需要快速机动时,航行器就潜伏在水底,完成监测任务,并可以伺机对敌方发起进攻。虽然现有的一些水陆两栖飞行器已经可以实现以上一部分功能,但是其隐蔽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等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自主飞行器,其具有可跨海空两域、垂直起降、灵活度高、隐蔽性强,可在空中悬停、抗风浪能力强等特点,预计以后将会广泛应用于海洋科考、海底资源勘探与开发、军事等领域。
专利文献CN109562821A公开了一种飞行器(100),包括中心架(1)、天线(3),及与所述中心架连接的机臂组件(2),所述机臂组件包括机臂(21)。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机臂上且远离所述中心架的位置。该飞行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上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机臂上。所述飞行器将天线设置在机臂上,远离飞行器中心架设置避免了其他部件影响该天线性能,且可方便脚架的拆卸。该专利在跨海空两域使用、垂直起降、灵活度高、隐蔽性强等特性上仍有待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四旋翼驱动方式的尾座式海空跨域飞行器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模块、飞行器尾座模块5、飞行器控制模块9、姿态调整模块以及推进器模块;飞行器主体模块包括:机身部件、机翼部件;所述机身部件与机翼部采用光滑过渡方式连接;从而可以达到减小飞行器阻力,提高其运动速度的作用。主体部分主要是为该飞行器在空中或水下运动时提供升力,并且可以增大其在水下航行时的载重量;飞行器尾座模块5能够支撑该飞行器垂直起降;所述机翼部件包括:机翼尾部;所述飞行器尾座模块5设置于机翼尾部;所述姿态调整模块通过移动重心位置的方法调整飞行器姿态;推进器模块包括: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副空气对转桨部件能够提供飞行器在水中、空中航行时前进的动力;所述飞行器控制模块9与姿态调整模块、推进器模块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飞行器转向模块;所述副空气对转桨部件的数量为2个;所述飞行器转向模块能够在飞行器转向时将2个副空气对转桨部件调整为不同转速。
优选地,还包括:飞行器动力模块4;所述飞行器动力模块4采用锂铅电池。
优选地,主空气对转桨部件包括:主螺旋桨部件1;所述主螺旋桨部件1的数量为2个;所述主螺旋桨部件1包括:左主螺旋桨部件、右主螺旋桨部件;所述机翼部件包括:水平左机翼部件、水平右机翼部件;所述水平左机翼部件、水平右机翼部件关于飞行器主体模块对称;所述左主螺旋桨部件、右主螺旋桨部件对称设置于水平左机翼部件、水平右机翼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叉式复合高速直升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尾座式海空跨域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