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980.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马世博;闫华军;张双杰;刘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667;C21D1/42;C21D9/00 |
代理公司: | 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杆 传输机构 感应线圈 支撑架 淬火 高炉 热处理装置 开口 生产效率 加热 热处理技术领域 感应加热设备 采用的装置 生产周期 热处理 占用空间 冷却液 喷淋口 氧化皮 工位 去除 传输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架、传输机构和感应线圈。传输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用于对钎杆进行传输;感应线圈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位于传输机构的上方,用于与感应加热设备连接,对传输机构上的钎杆进行加热;感应线圈的末端开设有喷淋口,用于对加热后的钎杆进行喷冷却液淬火。本申请所采用的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将对钎杆的淬火操作集中在一个工位上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本发明提供的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方法,缩短了对钎杆淬火操作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有效去除钎杆表面的氧化皮,从而提高钎杆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开口用钎杆属于一种冶金用钎具,在高炉开口作业时,开口机提供的冲击功和扭矩需通过钎杆传递给钎头,钎头以旋转切削和冲击破碎的方式钻开出铁口。
由于钎杆处于冲击载荷与扭矩的交变载荷工作环境,弯曲和断裂成为高炉开口用钎杆的主要失效形式,此外,由于钎杆与钎头通常采用螺纹连接,若螺纹强度不够会引起螺纹失效,直接导致钎杆报废。因此通过热处理提高高炉开口用钎杆的硬度、强度及韧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考虑到封堵出铁口的炮泥的硬度较低,无需进行整体热处理,只需表面热处理即可。目前钎杆的热处理工艺为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表面淬火过程中,需要从加热工位将加热后的钎杆搬运至冷却液池中进行冷却处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周期,同时冷却液池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且冷却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炉开口用钎杆热处理装置,包括:
支撑架;
传输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对钎杆进行传输;和
感应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用于与感应加热设备连接,对所述传输机构上的钎杆进行加热;所述感应线圈的末端开设有喷淋口,用于对加热后的钎杆进行喷冷却液淬火。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感应线圈为中空结构,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进水的通水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淋口沿所述感应线圈的内侧壁均匀布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淋口至少布置在一匝所述感应线圈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淋口的尺寸为所述感应线圈径向尺寸的1/3-1/4。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感应线圈的下方设有水箱,用于收集从所述喷淋口喷出的冷却液。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传输机构包括:
驱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主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主动轮用于驱动钎杆绕钎杆的自身轴向转动;和
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从动轮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每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所述从动轮为一组;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有多组从动轮,用于支撑和带动钎杆沿钎杆的轴向运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
套筒,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轮铰接;所述套筒内设有与所述支撑柱配合的导向滑槽;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