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防爆可移动就餐舱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7082.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曹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移动 就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防爆可移动就餐舱,包括由骨架和包裹在骨架外侧的防爆防火的帐篷布,骨架由多根连接管连接而成,连接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通过快速接头能够快速搭建就餐空间的骨架,然后外部采用防爆防火的帐篷布包围,掀起帐篷布就能够进出,可以快速提供干净、宽敞的就餐环境。还可以携带智能加热设备,随时对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对餐具、剩饭进行回收处理。该产品结构简单、但功能俱全,可实现自由移动、快速拆装,成本低,更方便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下人员就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防爆可移动就餐舱。
背景技术
煤矿多为井工开采方式,煤矿工人一般要在井下工作8小时以上,矿工的班中餐90%以上是在井下进行,目前多数煤矿企业的矿工班中餐采用直接配发方式,即矿工考勤入井前将面包等班中餐直接发到矿工手中,由于携带不便,仅有少数年轻矿工直接带入井下班中食用,多数矿工则塞进了更衣箱,在井下空腹劳动8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得不到必要的热量补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矿工班中餐的安全、科学、保温配送是一个常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井下就餐一是依靠矿工自己携带部分食物,不但不方便携带,而且井下就餐环境较差而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二是也有可以提供加热和就餐空间的就餐舱和相应保温效果的送餐车。矿工在环境较差下就餐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导致矿工的人员难以招募且成本较高,而目前具有加热和就餐空间的就餐舱和相应保温效果的送餐车的装置复杂,可容纳空间不足,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矿用防爆可移动就餐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矿下员工在矿下就餐,环境较差而影响身体健康且雇佣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防爆可移动就餐舱,包括由骨架和包裹在骨架外侧的防爆防火的帐篷布,所述骨架由多根连接管连接而成,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快速接头能够快速搭建就餐空间的骨架,然后外部采用防爆防火的帐篷布包围,掀起帐篷布就能够进出,可以快速提供干净、宽敞的就餐环境。还可以携带智能加热设备,随时对食物进行加热,还可以对餐具、剩饭进行回收处理。该产品结构简单、但功能俱全,可实现自由移动、快速拆装。成本低,更方便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管为圆筒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管的连接较为方便快捷。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骨架的底部为四方形,所述骨架的顶部为向上的锥形,四方形处的连接管通过直角扣件连接,锥形处的连接管通过旋转扣件连接。
所述骨架为六边形结构,相邻的连接管通过旋转扣件连接,六边形结构的就餐仓能够提高固接稳定性,使就餐仓具能够容纳更多的人。
所述骨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相邻的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旋转扣件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形成就餐仓的面积最大,能够容纳更多的人。
为提高连接管的强度,可在所述连接管内填充高强度混凝土,所述连接管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可以在特殊情况用于支撑使用。
就餐仓的四个垂直于地面的所述帐篷布上均设置逃生门,一个为常开设置,便于就餐人员进出,其余三个为常闭设置,用于紧急情况的人员疏散。
就餐仓内设置有报警联动系统,与矿下报警系统联动响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具有锥形的形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减少用餐人员的压抑感,可以通过在顶部空间设置灯光,进一步减少在就餐时的压迫感。
由于井下湿度大,所述帐篷布采用疏水性材料制成,防止所述帐篷布吸收水分而发霉。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管由多根管通过对接扣件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7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