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年历系统及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7832.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银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 | 分类号: | G06F16/903;G06F7/72;G09D3/12 |
代理公司: | 51263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850000 ***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历日期 数据算法 数据信息反馈 查询终端 数据信息 信息查询 信息展示 数据点 万年历 耗时 查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年历系统及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待查询的公历日期信息;B、根据公历日期信息查询对应的数据算法派;C、计算公历日期的对应六历数据、事宜、忌讳和大小月数据;D、将数据算法派、六历数据、缺重日、事宜、忌讳和大小月数据信息反馈给查询终端。计算方法可大大缩短人工耗时,对数据算法派、六历数据、缺重日、事宜、忌讳和大小月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信息展示全面,数据点丰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万年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万年历系统及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万年历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具体阳历与阴历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现有的万年历一般仅包含农历与国历。世界上众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但有自己的数字、天文历算和历法的民族非常少。西藏天文历算学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西藏早期的本土历算为基础,加上五行算、时轮历、占音术,以及后期引进的时宪历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献、完整的体系、科学的理论和未曾中断的传承并一直延续至今。天文历算的数据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下,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观察日月星辰等天象、冷暖气候等四时节气、动植物生长变化等大自然现象,逐步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并吸收周边地区的天文历算发展而来的。公元1027年左右,殊胜的时轮密法传入西藏后,以其内外密三种时轮结合的特殊理论和修证方法引起了藏族高僧学者们的空前重视,时轮历法也随之在西藏各地盛行,高僧大德争相著书立说,形成了各种历算流派。在各种历算流派中,以时轮摄略经为依据的极孜、浦尔派、楚尔派、甘登新算等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在藏区,人们长期钻研珠孜浦尔派、极孜(作用派)、楚尔派、甘登新算四种历法的基本数据,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计算费时长;
2、展示区间有限,数据点不丰富;
3、仅含有单一的一种语言文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万年历系统及计算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万年历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待查询的公历日期信息;
B、根据公历日期信息查询对应的数据算法派;
C、计算公历日期的对应六历数据、事宜、忌讳和大小月数据;
D、将数据算法派、六历数据、缺重日、事宜、忌讳和大小月数据信息反馈给查询终端。
所述六历数据的计算方法为:
将公历日期除以10取余数,根据余数判断对应的干支,该余数包括1、2、3、4、5、6、7、8、9、0,其对应的干支分别为辛、壬、癸、甲、已、丙、丁、戊、己、庚;
将公历日期除以12取余数,根据余数判断对应的地支,该余数包括1、2、3、4、5、6、7、8、9、10、11、0,其对应的干支分别为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以每2年8个月间隔,每次少15天的规律,计算大小月和缺重日数据,根据“4、1、9、6、2、11、7、4、12、9、5、2、10、7、3、12、8、5、1、10、6、3、11、8、4、1、9、6、2、11、7、4、12、9、5、2、10、7、3、12、8、5、1、10、6、3、11”的数值规律计算藏历数据,其中,数值规律中的数值代表月份。
一种万年历系统,包括,
查询终端:用于获取查询日期信息并反馈万年历信息展示,所述查询日期为公历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未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7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