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8980.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园园;陈思;薛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疹 全身 涂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麻疹涂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把手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第一丝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且与连杆的连接处铰接有推杆。此时使驱动部件反转,螺杆被带动反向移动,第一丝杆与针头被带动向上移动,连杆也被带动向上移动,连杆移动会拉伸抽吸囊,抽吸囊被拉伸产生抽吸力,将之前刺破的麻疹流出的脓液抽吸进入弹性管内部,后进入储存箱内存储,从而达到了无需外部机构便可进行刺破的疹斑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疹涂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亦称发疹型药疹,较常见,属轻型药疹,可能由第Ⅳ型变态反应所引起,针对麻疹疹斑的治疗,常采用外敷内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由于麻疹暴露在皮肤表面,针对麻疹疹斑的药物涂抹,常常会让护理人员用棉签或者其他隔离物将药物转移至患者疹斑表面,并将其晕开均匀涂抹在疹斑处,此过程应是严格的无菌操作,对大疱皮可在低位刺破引流,将脓液擦干净方可涂药。
了解上述的涂药过程可发现,护理人员在将药物转移的过程中,会让药物暴露在空气中,会使药物沾染附带一些肉眼难以查看到的细菌以及病毒,即会导致患者疹斑的二次感染,此外,传统的外用药物涂抹装置,只能单纯的将药物保护起来不受空气污染,但缺少刺破以及吸收处理装置,导致在一些大疱皮面需另外使用刺破机构将其刺破之后,再用吸收机构进行吸收处理,此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使刺破后的伤口暴露在外部,加重病情,因此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涂抹药物会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需外部机构才可进行刺破的疹斑处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
一种麻疹疹斑全身点药涂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把手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第一丝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且与连杆的连接处铰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滑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动体,转动体远离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涂药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头,针头为尖锐物,与大疱皮接触时,可将其刺破;
优选的,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储存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弹性管,弹性管远离储存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吸囊,抽吸囊被拉伸时会产生抽吸力,且抽吸力大于脓液的重力;
优选的,连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夹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连杆通过弹簧杆与推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丝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温层,因第二丝杆与螺杆啮合转动会产生微弱的热量,此热量会被保温层保留,当药膏流出的时候,会被赋予一定的热量,降低药膏与患者皮肤温度之间的差距,减小不适感;
优选的,第二丝杆的顶端与螺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丝杆的表面与保温层之间固定连接有流出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8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