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8997.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宁;王勇;孙齐松;王翔;李玉全;潘江;金俊鑫;吕迺冰;刘勇;刘珂;郑玉龙;王伟;刘银波;邱智捷;孔祥涛;彭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4 | 分类号: | C21C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炼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炉炼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炉炼钢效率的提高,电炉用氧强度增加,而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电炉渣中的氧化铁FeO含量也随之增加,不仅导致铁损增加,金属回收率降低,也直接影响泡沫渣组成及埋弧效果,增加电耗成本,因此增加电炉燃料的配碳量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很多电炉炼钢企业的配碳材料以轻薄料和小型料为主,导致加料速度慢,延长了电炉冶炼周期;并且由于配碳材料密度较小,难以穿透渣层进入钢液,导致配碳材料易被氧化,因此还需要喷吹大量的煤粉,导致炼钢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炼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炉燃料进行配碳时,由于配碳材料比较轻薄,致难以穿透渣层进入钢液,在实际生产中还需喷吹大量的碳粉,导致炼钢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炉炼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
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利用水平加料装置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利用碳粉喷吹装置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
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
其中,所述配碳压块中煤块颗粒形成的煤块的含碳量≥75%;每个配碳压块的重量为70~10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小于8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5~10kg;当所述电炉容量大于100t时,每个所述配碳压块中的煤块重量为10~20kg。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废钢及煤块制作配碳压块,包括:
将所述煤块颗粒置入所述废钢内部,使得所述废钢将所述煤块颗粒包裹住;
利用压块机将包裹有所述煤块颗粒的所述废钢压成所述配碳压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煤块颗粒包括:第一煤块颗粒及第二煤块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粒度为12~40mm,所述第一煤块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至少80%;所述第二煤块颗粒的粒度为5~11mm。
上述方案中,所述废钢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包括:
碳C≤0.05%;
铜Cu≤0.10%;
镍Ni≤0.08%;
硒As≤0.02%;其余为Fe和杂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炉炼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压块机,用于利用废钢及煤块颗粒制作配碳压块;
水平加料装置,用于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向所述电炉内加入70~75t废钢及配碳压块,所述配碳压块的重量为15~50t;
碳粉喷吹装置,用于当电炉通电开始时,向所述电炉内喷吹340~750kg碳粉;
供氧部件,用于向所述电炉内供氧,每吨钢供氧量为28~30N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8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