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9282.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池树学;岳丽华;刘春海;巴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旱 地区 雁式 鱼鳞坑 集水 措施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集水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包括“雁式”鱼鳞坑造林地的选择、“雁式”鱼鳞坑造树种的选择以及“雁式”鱼鳞坑整地方法,S1:“雁式”鱼鳞坑造林地的选择,S2:“雁式”鱼鳞坑造树种的选择,S3:“雁式”鱼鳞坑整地方法,包括“雁式”鱼鳞坑的基本模式、大鱼鳞坑的整地方式、倾斜挡水坝的结构和施工方法以及倾斜集水沟(槽)的结构和施工方法;本发明“雁式”鱼鳞坑容积大,蓄水多,截留汇水面积大,截留天然降水多,倾斜挡水坝或倾斜集水沟(槽)施工时随坡就势,施工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
背景技术
集水、蓄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是造林成活、成林的关键环节。鱼鳞坑整地是北方山区造林绿化的重要整地措施之一,特别是降雨量400mm线以下区域,价值较高经济林(大果沙棘、苹果、连翘)推广和使用,不但能提成活率,而且能提高产量10-30%以上。现有翼式鱼鳞坑是由水平集水沟(槽)和鱼鳞坑复合而成。鱼鳞坑为半圆形,长80-100cm;鱼鳞坑两侧有集水沟,集水沟长度为100cm,宽度上口为20cm,下口为10cm,集水沟外侧高而内侧低,沟内形成坡度,外端高而内端低,使径流截止于集水沟并汇集与鱼鳞坑栽植穴。
现有翼式鱼鳞坑,一是汇水面小,我国北方夏秋季降雨多为强度降雨,坡面易形成径流,带走表层土壤,成水资源浪费。二是山地坡度大、地形复杂,水平集水沟(槽)在施工过程中操作困难。第三水平集水沟(槽)在强度降雨下易冲断并毁坏,失去截留汇水作用。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翼式鱼鳞坑蓄水少、汇水面小、强度降雨下易冲断并毁坏失去截留汇水作用及施工简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旱地区“雁式”鱼鳞坑集水措施的配置,包括“雁式”鱼鳞坑造林地的选择、“雁式”鱼鳞坑造树种的选择以及“雁式”鱼鳞坑整地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雁式”鱼鳞坑造林地的选择
“雁式”鱼鳞坑整地选择坡度在40°以下,土层厚度20cm以上的造林地块;
S2:“雁式”鱼鳞坑造树种的选择
“雁式”鱼鳞坑造树种的选择价值较高经济林树种,坡度在25°以下、土层较厚的地块栽植苹果、梨、杏扁、板栗及大果沙棘等,坡度在25°以上、土层较薄、石砾质较多的地块栽植连翘、山楂及山杏等;
S3:“雁式”鱼鳞坑整地方法,
包括“雁式”鱼鳞坑的基本模式、大鱼鳞坑的整地方式、倾斜挡水坝的结构和施工方法以及倾斜集水沟(槽)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雁式”鱼鳞坑的基本模式:“雁式”鱼鳞坑由倾斜挡水坝或倾斜集水沟(槽)和大鱼鳞坑复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大鱼鳞坑的整地方式:以栽植点中心修建鱼鳞坑,形状为半圆形,长120-150cm、宽80-100cm,外沿高40cm、宽30cm,垒砌而成的土石埂,所述大鱼鳞坑的整地方式的施工方法为表土堆于鱼鳞坑上方,心土和石块垒沿,表土回填入鱼鳞坑,坑面呈小反坡,外高内低。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倾斜挡水坝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在坡度小于10°的地块,沿鱼鳞坑上沿两侧,根据地形、地势,水平夹角在20°-50°之间修建倾斜挡水坝,挡水坝用土和石块垒砌高10cm、宽20cm土石埂,长度依据造林密度和地势确定,一般长度在200-400cm之间,形状随坡就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9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纬度严寒地区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壤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