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催化剂催化酮和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氢化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9515.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峰;高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63/12 | 分类号: | C07D263/12;B01J31/14;C07C29/145;C07C33/22;C07C33/20;C07C33/46;C07C67/31;C07C69/84;C07C69/76;C07C45/64;C07C49/82;C07C49/67;C07C49/697;C07C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 催化剂 催化 不饱和 不对称 氢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非金属催化剂催化酮和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氢化。式IV所示手性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4‑氢四氟苯基)硼和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催化下,式V所示酮类化合物与氢气进行反应,得到式IV所示手性醇类化合物;式VI所示手性四氢萘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4‑氢四氟苯基)硼和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催化下,式VII所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与氢气进行反应,得到式VI所示手性四氢萘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易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高等优点,产物ee值高达92%,产量高达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非金属催化剂催化酮和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氢化,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醇类和四氢萘酮类化合物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具备一定的抗菌、抗癌活性。目前,制备此类化合物往往需要手性金属催化剂参与,面临着金属残余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提供新型的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非金属催化剂催化酮和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氢化,采用手性噁唑啉作碱配合非手性硼烷构成受阻Lewis酸碱对(简称FLPs),简单酮类或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作为原料,以成本低廉的氢气作为氢源,高效、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一系列三级醇类或四氢萘酮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性噁唑啉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I中,R1为碳原子数为6~7的芳基;R2为H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7的芳基;R3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7的芳基;R4和R5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具体地,R1优选为苯基或取代苯基,如4-溴苯基;
R2优选为H、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苯基;
R3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苯基;
R4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R5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本发明提供的手性噁唑啉化合物具体可如下述任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的噁唑啉催化剂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在碱的存在下,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对应的酰胺化合物;
2)再在钼氨酸(NH4)6Mo7O24·4H2O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式I所示手性噁唑啉化合物;
式II和式III中,R1-R5的定义同式Ⅰ。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式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与所述碱的摩尔比可为1:1:1.5。
所述反应在两口圆底烧瓶中进行,用氮气保护。
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二氯甲烷。
所述反应温度可为室温,时间为18~24小时。
为了保证反应体系的均一性,所述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9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