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9971.1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58 | 分类号: | G09G3/3258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发光二极管 第一电容器 一端连接 源电压 晶体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阴极 节点提供数据 驱动晶体管 阳极 初始电压 感测信号 基准电压 节点提供 扫描信号 显示装置 低电平 高电平 漏极 源极 驱动 |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晶体管,其被构造成根据扫描信号向第一节点提供数据电压;第一电容器,在第一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节点,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二晶体管,其被构造成根据感测信号向第二节点提供基准电压;驱动晶体管,其被构造成包括接收高电平源电压或初始电压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栅极,和连接至第三节点的源极;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其被构造成包括接收低电平源电压的阴极和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的阳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9月9日、申请号为201410455340.3、发明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对于显示器领域的各种要求都在增加,因此,对于各种平板显示设备进行了研究,它们薄且轻并具有低能耗。例如,平板显示装置被分类为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板(PDP)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
特别是,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的OLED显示装置向各个像素施加具有各种电平的数据电压(Vdata),以显示不同的灰度级,从而实现图像。
为此,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都要包括作为电流控制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电容器、OLED以及驱动晶体管。特别是,由驱动晶体管来控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流动的电流,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流动的电流的量由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和各种参数而改变,从而导致画面的亮度不均匀。
然而,由于驱动晶体管的特性因为驱动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偏差而发生变化,出现了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设置了包括多个晶体管和电容器的补偿电路,以补偿阈值电压偏差。
具体地,需要多个用于控制多个晶体管(诸如开关晶体管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电路,并且例如,可以包括扫描信号、发光控制信号等等。
由于受发光控制信号驱动的发光控制晶体管很长时间内保持导通状态,所以发光控制晶体管迅速劣化,导致图像质量变差。
此外,在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为负的情况下,因为不能补偿负阈值电压,所以流过OLED的电流的电平由于负阈值电压的偏差和由IR降低引起的低电平源电压的偏差而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图像质量的劣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它可以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并且解决图像质量由于发光控制晶体管的劣化而劣化的问题。
另外的优点和本发明的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并部分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检查下面的内容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而得知。本发明的这些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文字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这里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晶体管,其被构造成根据扫描信号向第一节点提供数据电压;第一电容器,在第一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二晶体管,其被构造成根据感测信号向所述第二节点提供基准电压;驱动晶体管,其被构造成包括接收高电平源电压或初始电压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的栅极,和连接至第三节点的源极;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其被构造成包括接收低电平源电压的阴极和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的阳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9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