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0251.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呼咏;郭锦洲;张学成;于丽娟;杜雨欣;王宇;祝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30 | 分类号: | G06T17/3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开线 接触 蜗杆 传动 三维 建模 方法 | ||
1.一种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三维建模:
(1)在CATIA软件中新建一个零件,零件的坐标系即为锥蜗杆坐标系,将该坐标系设为S1,即O1-X1,Y1,Z1;
(2)建立α面(109);
(3)建立β面(110);
(4)创建锥蜗杆三维模型;
2)渐开线线接触锥蜗轮三维建模:
(1)在CATIA软件中新建一个零件,零件的坐标系即为锥蜗轮坐标系,将该坐标系设为S2,即O2-X2,Y2,Z2;
(2)建立α'面(211);
(3)建立β'面(212);
(4)创建锥蜗轮三维模型;
3)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蜗轮装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α面(109)是指:
(1)由式(1)
其中,i1、j1、k1分别是坐标轴X1、Y1、Z1的方向向量,uα是α面的参数,θα是α面的角度参数,是锥蜗杆齿面α的基圆半径,是锥蜗杆齿面α基圆螺旋线的螺旋升角,lα是锥蜗杆齿面α基圆螺旋线起始点偏距;
令得到起始点坐标值0,-lα,分别对应X1,Y1,Z1轴的坐标值;
令得到直线参数方程,直线的斜率即为1号直线(101)的斜率;
创建平面I,它是Y1Z1平面的偏移平面,根据起始点X1轴的坐标值确定平面I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即偏移方向为X1正方向,偏移距离为蜗杆α面基圆半径
在平面I内绘制1号直线(101),1号直线首端(10101)在Z1轴负方向且在X1Z1平面上,与X1Y1面距离为lα-Pα,Pα是齿面α的基圆螺旋线导程,根据确定1号直线(101)的斜率,即以Z1轴正方向为始,直线与Z1轴正方向在平面I内的顺时针夹角为1号直线(101)的长度为2d1ca;
(2)令可得到基圆螺旋线方程,根据该方程得知螺旋线的旋向、螺距Pα和螺旋线上点的坐标,用于绘制螺旋线;
创建1号螺旋线(102),1号螺旋线首端(10201)与1号直线首端(10101)重合,轴为Z1轴,螺距为Pα,高度为L+3×Pα;根据确定1号螺旋线旋向;
创建2号螺旋线(103),2号螺旋线首端(10301)与1号直线末端(10102)重合,轴为Z1轴,螺距为Pα,高度为L+3×Pα,根据确定2号螺旋线(103)旋向,2号螺旋线(103)延伸方向为Z1轴负方向;
(3)在平面I内绘制2号直线(104),2号直线首端(10401)在Z1轴负方向且在X1Z1平面上,与1号直线首端(10101)距离为(其中表示0.5ε向上取整,ε是瞬时接触齿数;2号直线首端(10401)相比1号直线首端(10101)远离X1Y1面,2号直线(104)斜率与1号直线(101)相同,以Z1轴正方向为始,2号直线与Z1轴正方向在平面I内的顺时针夹角为长度为2d1ca,d1ca是锥蜗杆小端处顶锥直径,2号直线末端(10402)与2号螺旋线(103)重合;
(4)以1号螺旋线(102)和2号螺旋线(103)为引导线,1号直线(101)和2号直线(104)为轮廓,利用软件中“网状曲面”的命令创建网状曲面I,网状曲面I经过所述的1)渐开线线接触锥蜗杆三维建模中(4)创建锥蜗杆三维模型中的步骤(3)的裁剪过程得到α面(1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2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