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换热器实船模拟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444.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伟;赵烈;刘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阀 气化器 流量计 丙烷 加热器 丙烷缓冲罐 供水管线 换热单元 气化单元 丙烷泵 排气管 增压泵 测试技术领域 模拟测试系统 回水管线 实船 | ||
本发明属于紧凑型LNG换热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NG换热器实船模拟测试系统,包括气化单元和换热单元。气化单元包括通过管线相连的LNG储罐、LNG增压泵、LNG气化器和加热器,LNG储罐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LNG增压泵和LNG气化器之间设有第一流量计,LNG气化器和加热器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换热单元包括通过管线相连的丙烷缓冲罐、丙烷泵和丙烷气化器,丙烷缓冲罐和丙烷气化器分别和LNG气化器相连,丙烷泵和丙烷气化器之间设有第三控制阀和第二流量计,丙烷气化器上还设有供水管线和回水管线,其中供水管线上设有第四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凑型LNG换热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NG换热器实船模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LNG(液态天然气)使用比重逐年加大,世界各国都在抢占LNG市场,大力建造LNG接收站、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以满足本国LNG市场供应需求。LNG接收站和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中的一大核心技术就是LNG气化器。LNG接收站中的LNG气化器主要分为开架式气化器、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和中间介质气化器。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中的LNG气化器主要分为管壳式气化器和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由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无泄漏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至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中。但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掌控,在国内售价昂贵。
为了打破垄断现状,国内多个公司和研究单位进行合作研究,试制出紧凑型LNG换热器样机,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无泄漏等优点,可逐步替代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应用于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和LNG接收站。为了对试制出的紧凑型LNG换热器样机进行工业测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船模拟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换热器实船模拟测试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换热器实船模拟测试系统,包括配合使用的气化单元和换热单元。
上述气化单元包括通过管线依次相连的LNG储罐、LNG增压泵、LNG气化器和加热器,其中上述LNG储罐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一低温软管,且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上述LNG增压泵和上述LNG气化器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一流量计,上述LNG气化器和上述加热器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二低温软管,其中上述LNG储罐、LNG增压泵、LNG气化器置于摇摆台上用于模拟实船摇摆;
上述换热单元包括通过管线依次相连的丙烷缓冲罐、丙烷泵和丙烷气化器,其中上述丙烷缓冲罐和上述丙烷气化器分别和上述LNG气化器相连,上述LNG气化器和上述丙烷缓冲罐之间设有第三低温软管,上述丙烷泵和上述丙烷气化器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和第二流量计,上述丙烷气化器上还设有供水管线和回水管线,其中供水管线上设有第四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上述丙烷气化器和上述LNG气化器之间设有第四低温软管。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LNG储罐和上述丙烷缓冲罐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中上述LNG储罐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控制阀,上述丙烷缓冲罐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上述第四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上述丙烷缓冲罐上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上述第三控制阀。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丙烷缓冲罐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上述第一流量计相连,上述第一流量计中LNG流量的变化可用于控制上述丙烷缓冲罐中的压力。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LNG气化器和上述LNG增压泵、上述丙烷缓冲罐、上述丙烷气化器之间的管线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而上述LNG和上述加热器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LNG气化器和上述加热器之间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还可用于控制上述第二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