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0722.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阳;沈明;张立新;王力强;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0 | 分类号: | C21D1/30;C21D8/06;C21D6/04;C21D1/18;B21J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ph13 mo 零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PH13-8Mo棒材经下料、制坯,并经过至少一次模锻、切边后形成一定形状的锻件,并在600~760℃退火,消除锻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
(2)对锻件进行固溶处理;
(3)接着对锻件进行冷处理;
(4)冷处理完成后,对锻件进行粗加工,初步形成毛坯零件;所述步骤(4)中,锻件的粗加工需要将锻件外层通过铣刀铣去至少5mm,并根据零件外形保留至少5mm的加工余量,对其进行超声波探伤后,保证零件外形保留4mm的加工余量;
(5)对制成的毛坯零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6)最后对毛坯零件进行精加工,制成航空用PH13-8Mo零件成品。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模锻的次数为一次或两次,二次模锻时,需要对第一次模锻的锻件进行切边或清理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模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锻件进行固溶处理过程为,将锻件加热至800~1000℃,并保温150~1800分钟,再对其加热升温5~45℃,并保温50~90分钟,冷却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先将锻件加热至900±10℃℃,并保温180±15分钟,再升温至925±10℃,并保温60±6min分钟,使用冷却油冷却至室温,冷却时间不少于4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锻件进行冷处理的过程为,将锻件降温至-50~20℃,并保温60~1200分钟,然后置于外部环境内,待其温度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冷却,将锻件降温至0±5℃,并保温0±5℃分钟,然后置于外部环境内,待其温度至室温,实现PH13-8Mo材料的固溶体稳定化,避免沉淀相的析出。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毛坯零件的人工时效处理过程为,加热毛坯零件至500~540℃,并保温30~2400分钟,再升温至540±5℃,保温120~300分钟,置于室温环境内,利用空气自然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毛坯零件通过人工加热的方式实现沉淀硬化,加热毛坯零件至500±5℃,并保温60±6分钟,再升温至540±5℃,保温240±15分钟,置于室温环境内,利用空气自然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空用PH13-8Mo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毛坯零件精加工过程为,先半精铣内外型,自然时效,再根据变形量垫平基准面,精铣基准面、基准孔,精铣内外形,制成零件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7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汽车用钢组织细化的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截齿自动热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