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932.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嫣镔;李彩风;林军章;巴燕;刘方;刘涛;吴晓玲;冯逸茹;于丹丹;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2 | 分类号: | C09K8/582;C09K8/588;E21B43/22 |
代理公司: | 11368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多糖 凝胶 调节剂 分散剂 三次采油技术 抗剪切性能 微生物代谢 可得然胶 鼠李糖脂 碳酸氢钠 现场试验 硬葡聚糖 综合含水 采收率 成胶剂 醋酸钠 槐糖脂 黄原胶 硫酸铁 碳酸铵 脂蛋白 胶和 抗盐 脂肽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生物多糖凝胶组成和组分如下:生物多糖2‑5wt%;生物多糖分散剂0.1‑0.5wt%;生物多糖成胶剂10‑20wt%;生物多糖调节剂0.5‑2wt%;余量水。其中,生物多糖为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温轮胶和硬葡聚糖中的一种。所述的生物多糖分散剂为槐糖脂、鼠李糖脂、脂肽和脂蛋白中的一种。所述的生物多糖调节剂为硫酸铁、碳酸铵、醋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生物多糖凝胶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耐温和抗盐特性,现场试验效果好,投入产出比大于1∶6,综合含水下降值大于10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值大于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次采油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项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随着油田开发程度地加深,大部分油藏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优势通道已经形成,非均质性矛盾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特别是对于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和蒸汽驱等常规技术难以满足该类油藏的开发需求。
高温、高盐油藏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具备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物质基础,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注入油藏激活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营养剂体系易在含油饱和度低的高渗透率层窜流,低渗透率饱和度高油层中的波及范围却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了改善非均质性油藏的开发效果,实现稳产,堵水调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场调剖堵水作业中,使用较多的聚合物堵水调剖剂主要是丙烯酰胺类,但是它存在易降解、耐温耐盐性差、与油藏微生物不兼容性、易形成胶团堵塞地层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封堵油藏大孔道,且与油藏微生物兼容性好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针对高温、高盐、非均质性油藏的特点及驱油微生物种群的营养需求,注入适合的多糖可移动凝胶和激活剂体系,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来增强调驱效果。其中多糖可移动凝胶不仅具有较高的封堵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运移特性,并在运移过程中产生新的堵塞,可达到动态调整层内矛盾、不断改变波及面积的目的。使后续注入的油藏微生物的激活剂体系能有效进入低渗孔道,大幅度提高了激活剂体系的波及范围,增大了油藏微生物与残余油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微生物驱油技术在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所述的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组成和组分如下:
其余为地层水。
其中,所述的主生物多糖是指黄原胶、结冷胶、普鲁兰多糖、威兰胶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生物多糖是指魔芋胶、槐豆胶、塔拉胶、木薯粉、阿拉伯胶中的一种。
所述的交联剂是指甲醛、乙二醛、Cr3+、Ti3+、Zr4+中的一种。
所述的调节剂是指盐酸、甲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可移动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生物多糖的溶胀分散;
(2)多糖可移动凝胶的制备。
所述的生物多糖的溶胀分散,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主生物多糖放入地层水中,利用搅拌器在转速100~200转/min条件下,常温搅拌10~20min;
(2)将助生物多糖缓慢加入主生物多糖溶液中,此时将转速提升至300~400转/min,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溶胀分散的生物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聚固结抗压增渗耐温防砂剂
- 下一篇:耐地层吸附的稠油降粘驱油剂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