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及其充放电状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1159.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董杉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00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充电器 线性输出 接线端 充电器 充电参数 芯片 接电端 输入端 指示灯 温度传感器检测 控制充电电路 充放电状态 待充电电器 蜂鸣器报警 充电电池 充电电流 充电电器 充电过程 充电完成 电池充电 电量检测 结果设置 连接设置 用户设置 触摸屏 旋钮 充电 电路 电源 监测 | ||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其内的锂电池充电器电路(15);外壳(1)上设有与锂电池充电器(15)连接的输入端接电端(14)和线性输出端接线端(8),锂电池充电器(15)的芯片(1504)分别连接设置在外壳上的触摸屏(6)、旋钮(7)、指示灯(9)、USB接口(13),所述线性输出端接线端(8)用于连接待充电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充电器电路(15)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电路(1501)、充电电路(1502),以及与充电电路连接的防止电流倒充电路(1503),所述芯片(1504)分别连接充电电路(1502)、电池电量采样电路(1505),所述电池电量采样电路(1505)连接充电电路(1502)并与待充电电池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1502)包括外接电源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芯片(1504)的引脚1经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Q1基极,芯片(1504)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电感L1连接二极管D1后连接至待充电端P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电流倒充电路(1503)包括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感L1之间引出导线经二极管D3后接地,电感L1与二极管D1之间还引出2条导线分别经电容C2、电阻R1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量采样电路(1505)包括芯片(1504)引脚12经电阻R9、电阻R5连接二极管D1与待充电端P1之间的端点VP,采集充电电路的充电电压;电阻R5与电阻R9之间引出端点VB依次经电容C6、电阻R10、电阻R12、电阻R15、电阻R16后接地;电容C6与电阻R10之间还连接芯片(1504)的10引脚,电阻R10与电阻R12之间还连接芯片(1504)的8引脚,电阻R12与电阻R15之间还连接芯片(1504)的9引脚,电阻R15与电阻R16之间还连接芯片(1504)的6引脚,端点VB还经过电阻R13、电阻R17后连接芯片(1504)的5引脚,芯片(1504)的5引脚经过电容C7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输出端接线端(8)为若干个,且其端头连接多种电池适配器(10),用于为软包电池、方形电池以及圆柱型锂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与芯片(6)电性连接的用于接通或关断充电电路的开关按钮(4),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5);外壳上还设有与芯片(6)电性连接的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和用于通风的散热扇(12);外壳上还设有用于通风的散热窗(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的充放电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程序执行步骤:
连接输入端接电端(14)与电源,连接线性输出端接线端(8)与待充电电器;芯片(1504)通过设于外壳(1)上的温度传感器(11)检测环境温度,若不在充电器工作温度范围内则蜂鸣器(5)报警;否则,执行用户设置充电参数的步骤,以及芯片(1504)根据充电参数控制充电电路(1502)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直到充电完成;
还包括在所述芯片(1504)根据充电参数控制充电电路(1502)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执行如下充电监测的步骤:
芯片(1504)读出寄存器中保存的上一次充电时的数据,包括:被充电电池次数n,充电电量Q以及充电器工作环境温度T;
当芯片(1504)接收到由充电电路(1502)发出的充电完成激励信号时,所述芯片(1504)计算本次电池充电次数n、本次充电电量Q、本次充电电量与上次充电电量的比η、本次充电电量与被充电电池额定电量的比ε,以及根据以上参数判断被充电电池的健康状态及剩余电池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1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