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1532.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陶铁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0;G06K9/00;G01M3/04;G01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数据 时间帧 区域图像数据 漏水 水滴 采集 数据采集方式 时间段分割 数据利用率 漏水现象 内管接头 数据识别 特征分析 智能监测 周围区域 管接头 智能化 出管 对管 预设 种管 相加 分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一段时间内管接头及其周围区域的图像数据;(2)、将采集时间段分割为多个时间帧得到每个时间帧的图像数据;(3)、从每个时间帧的图像数据中分别识别并分割出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4)、从每个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水滴,并将各个存在水滴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时间帧累计相加,得到累计时间值;(5)、将累计时间值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漏水现象。本发明数据采集方式简单,数据利用率高,数据识别方法可靠性高,能够实现对管接头是否漏水的智能化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方法领域,具体是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管接头是家用水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水密封性影响较大,若管接头漏水,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可能对其他电气设备等造成损害。目前,对于家用管接头的漏水判断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判断,尚没有可靠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以实现对管接头漏水的智能监测判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一段时间内管接头及其周围区域的图像数据;
(2)、将步骤(1)中采集时间段分割为多个时间帧,并对应得到每个时间帧的图像数据;
(3)、从步骤(2)得到的每个时间帧的图像数据中,分别识别管接头及管接头正下方区域的图像数据,然后将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单独的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
(4)、对每个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灰度差异明显的目标区域,并将各个存在灰度差异明显的目标区域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时间帧累计相加,得到累计时间值;
(5)、将累计时间值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累计时间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存在漏水现象。
所述的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摄像头对管接头及其周围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得到图像数据。
所述的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预先在管接头表面涂覆涂层,根据涂层颜色对应的灰度值识别管接头区域,并检测得到管接头区域的轮廓,通过管接头区域的轮廓识别出管接头正下方区域,然后将管接头正下方区域的图像数据单独分割出来。
所述的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每个管接头正下方区域图像数据中,识别呈现边界灰度不连续特征的小区域作为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即为水滴。
本发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首先采集管接头图像数据,然后根据管接头漏水形成水滴的特征,从图像数据中识别判断是否存在水滴,并将存在水滴的时间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漏水问题。本发明数据采集方式简单,采集的图像数据可作他用,数据利用率高,数据识别方法可靠性高,能够实现对管接头是否漏水的智能化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管接头漏水智能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一段时间内管接头及其周围区域的图像数据;
(2)、将步骤(1)中采集时间段分割为多个时间帧,并对应得到每个时间帧的图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