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树机及其刀轴扭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1773.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仇树成;胡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输出轴 下梁 输入轴 蜗杆 转动 机械设备 扭振装置 驱动蜗轮 减振器 刀轴 扭振 上梁 蜗轮 输出轴转动 振动器固定 工作场合 扭振运动 液压系统 挖树机 振动器 轴承套 挖掘 涡轮 通孔 挖刀 胸径 同心 树木 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树机及其刀轴扭振装置,刀轴扭振装置包括振动器、输出轴、上梁、下梁、轴套、减振器、涡轮、蜗杆、输入轴和挖刀;振动器固定于输出轴上,蜗杆由输入轴驱动蜗轮转动,蜗轮与轴套固定连接,轴套与下梁的通孔同心并固定于下梁上,轴套通过轴承套在输出轴上,从而将蜗轮固定于轴套上。该装置工作时,蜗杆由输入轴驱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下梁转动,再通过减振器带动上梁随输出轴转动,使得输出轴产生扭振运动。本发明不需要使用液压系统与机械设备的配合作业,直接通过机械设备就可实现扭振挖树,降低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不同胸径树木的挖掘,特别是需要扭振挖掘的工作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管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树机及其刀轴扭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人工挖掘一个土球由两个人配合需要时间30分钟,而挖树机挖一个土球平均需要2分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成本。目前园林作业中有多种类型的挖树机,中国专利CN104126483A公开了一种挖树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机头架,从而驱动U形铲刀沿轴线转动挖掘土球,但是由于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有限,且没有振动辅助铲刀挖掘土球,故该装置只能挖掘直径较小的土球,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而扭振式挖树机体积小、功能强大,可应用于乔木和灌木的挖掘使用,其中可挖树根土球直径为40-80cm;断根整齐平滑,土球标准一致,并且履带式行走更能适应各种地形环境。
现有的扭振式挖树机是由液压系统与机械系统配合完成作业的,液压系统的配件多,且配件大多从国外进口,需要较高的加工工艺以及装配精度,导致挖树成本过高,使得挖树机在园林管理中不能得到大力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树机及其刀轴扭振装置,只需机械系统就能达到扭振式挖树的作业效果,从而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挖树机的刀轴扭振装置,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端与振动器固定,另一端与挖刀固定,输出轴上安装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上安装减速器,减速器与输入轴同轴装配;所述减振装置靠近振动器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轴通过齿轮箱与外部动力源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速器具体为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蜗轮安装在减振装置上,蜗杆与输入轴同轴装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挖刀为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挖刀的直径D与待挖树木的胸径d之间的具体关系为:D≥8d。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振装置包括T形上梁和下梁,上梁通过通孔固定在输出轴上,下梁通过轴套套在输出轴上,上梁上端与下梁底板之间安装减振器。
一种挖树机,包括上述刀轴扭振装置。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减振装置与蜗轮蜗杆的配合,从而达到仅靠机械装置就能够使挖刀沿轴向产生扭振的作业效果;本发明的输入轴与挖树机齿轮箱的输出轴上,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即本发明刀轴扭振装置与挖树机连为一体,便于使用和维护,本发明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挖树机稍微刀轴扭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减振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减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器;2-输出轴;3-减振装置;3-1-上梁;3-2-下梁;3-3-减振器;3-4-轴套;4-蜗轮;5-蜗杆;6-输入轴;7-挖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