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2000.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峻;卫小华;刘杰;胡涌;陈巧巧;徐子逸;车云霞;刘大平;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曾勇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除尘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还包括上盖板、处理筒和冲洗机构,上述上盖板固连在壳体内,所述处理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处理筒均固连在上盖板上,每个处理筒内均具有冲洗机构,在冲洗机构的作用下能将进入壳体内的烟气进行除尘除雾处理。本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锅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粉尘以及烟雾的烟气。需要对上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
现有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除尘器实现。
由于单个除尘器为整体式结构,并且除尘器功率固定。因此,它只能对固定排放烟气量的场合进行处理作业,导致其适用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和适用性均比较高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包括呈圆筒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处理筒和冲洗机构,上述上盖板固连在壳体内,所述处理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处理筒均固连在上盖板上,每个处理筒内均具有冲洗机构,在冲洗机构的作用下能将进入壳体内的烟气进行除尘除雾处理。
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开口,上盖板固连在壳体内,若干处理筒均布在壳体内且处理筒的轴心线与壳体轴心线平行。
由于每个处理筒内均具有冲洗机构,锅炉的烟气由壳体下端进入上端过程中,通过每个处理筒内的冲洗机构对上述烟气进行除尘除雾处理,最终能使排放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冲洗管和旋流叶轮,上述冲洗管固连在壳体上且位于处理筒内,上述冲洗管顶部具有喷头,上述旋流叶轮轴向固连在处理筒内。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旋流叶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在处理筒内的一级旋流器、一级加速器、二级旋流器、二级加速器和三级旋流器。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冲洗管、旋流叶轮和处理筒的轴线重合。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一级加速器呈圆筒状且一级加速器的外径尺寸与处理筒外径之间的差值为90—130毫米。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一级加速器呈圆筒状且一级加速器的外径尺寸与处理筒外径之间的差值为120毫米。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二级加速器呈圆筒状且二级加速器的外径尺寸与处理筒外径之间的差值为140—170毫米。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二级加速器呈圆筒状且二级加速器的外径尺寸与处理筒外径之间的差值为160毫米。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壳体下部处还固连有排水板。
在上述的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中,所述排水板上具有若干呈漏斗状的出水孔。
烟气先通过一级旋流器,直流烟气变成旋流状,使烟气中的大雾滴和大尘埃相互碰撞、粘结、合并凝聚成大的带尘液滴,较大的液滴随惯性被甩到所述的除尘除雾单筒内侧壁面的汇液槽,并沿汇液槽流入所述排水板,接着烟气经一级加速器加速整流,同时能够起到汇集烟气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凝并液滴,烟气再进入所述的二级旋流器,由于烟气重新加速过,二级旋流器能使烟气获得更强的旋流效果,能够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雾滴和尘埃,紧接着,烟气继续通过所述的二级加速器,二级加速器有更强的加速整流效果,同理,烟气最后经过三级旋流器做更进一步的分离净化,液压控制器连接上盖板与外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