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铁高防腐性能的TA3钛棒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2504.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城;孙敏;段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渭滨区怡鑫金属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B9/04;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石淑珍 |
地址: | 721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铁高 防腐 性能 ta3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铁高防腐性能的TA3钛棒的制备工艺,属于纯钛棒材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选择Fe含量为0.05%的海绵钛为原料通过S1真空熔炼、S2第一次墩拔变形、S3第一次墩拔变形、S4拔长、S5轧制及S6退火加工步骤来提高纯钛棒材的力学性能。在Fe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后续锻造工艺,同时维持了力学性能的平衡;同时锻造均采用了较大的变形量,使得棒材的晶粒细小且组织更加均匀,从而得到低Fe含量,较高的防腐性,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钛棒材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铁高防腐性能的TA3钛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纯钛的力学性能,一般是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加入Fe、O元素,而纯钛根据Fe、O加入量的不同,其力学性能也不相同,成品TA3钛棒行业标准为GB/T2965-2007,其主要力学性能最小值如下:抗拉强度为500MPa、塑性延伸强度为380MPa、断后伸缩率为18%、端面收缩率为30%;化学成分标准满足GB/T2965-2007执行GB/T3620.1,其中主要成分Fe和O的含量最大值依次为0.30%和0.35%。降低Fe的含量可以极大的提高纯钛的防腐性能,但是纯钛的力学性能会下降,因此需要通过增加O的含量来防止力学性能的下降,而过高的O含量会降低纯钛的塑性,在锻造时,极容易产生裂纹,很难对纯钛的防腐性能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铁高防腐性能的TA3钛棒的制备工艺,在Fe的含量控制到最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O的含量,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来保证纯钛的防腐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铁高防腐性能的TA3钛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真空熔炼
选择Fe含量≤0.05%的海绵钛为原料将O含量添加控制在0.25%~0.29%进行真空熔炼,得到Fe含量≤0.07%,且规格为的钛锭;
S2、第一次墩拔变形
将钛锭均分3份在电加热炉内加热至1050~1080℃后保温360min,通过3500T油压机换向墩拔3次,得到规格为规格的初次锻坯;
S3、第二次墩拔变形
将初次锻坯返回到电加热炉里,加热至1050~1080℃后保温180min,通过3500T油压机换向墩拔3次,得到规格为规格的中间锻坯;
S4、拔长
将中间锻坯均分两份打磨重新加热至870℃,保温240min,拔长到规格为半成品钛棒;
S5、轧制
将半成品钛棒锯切打磨下料返回到电加热炉里,加热至800℃,保温120min,轧制规格为成品棒材;
S6、退火
将成品棒材在温度为660℃保温炉内保温2h,后冷却到300~400℃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
优选的,在步骤S2和S3中,墩拔方式为任意方向墩拔或同向墩拔。
优选的,在步骤S2中,第一次墩拔变形为:45%-55%;终锻温度为:初次锻坯的表皮温度≥500℃。
优选的,在步骤S3中,第二次墩拔变形为:45%-50%;终锻温度为:中间锻坯的表皮温度≥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渭滨区怡鑫金属加工厂,未经宝鸡市渭滨区怡鑫金属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