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模型的智能变电站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3155.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娥;许昂;袁凯;陈洋荣;刘开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飞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物理 融合 模型 智能 变电站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模型的智能变电站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物理融合模型,其中,信息物理融合模型包括电力一次系统和信息网络;
步骤S2:确定电力一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和信息网络的可靠性指标;
步骤S3:根据电力一次系统与信息网络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电力一次系统与信息网络的交互影响指标;
步骤S4:根据电力一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信息网络的可靠性指标以及电力一次系统与信息网络的交互影响指标,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可靠性评估;
其中,电力一次系统包括电力一次设备和输电线路,信息网络包括通信链路和通信设备,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根据电力一次设备的可用度和输电线路的可用度,确定电力一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步骤S2.2:根据通信链路的可用度、传输数据的可信度、通信设备的可用度以及通信设备对通信业务传输的重要度,确定信息网络的可靠性指标;
步骤S2.2具体包括:
步骤S2.2.1:根据通信链路的可用度和传输数据的可信度,确定通信链路的可靠性指标Rc(Bc,k):
Rc(Bc,k)=Rc[Bc(i',j')]=Ai',j'·(1-D) (3)
其中,k表示第k条通信链路,Rc[Bc(i',j')]表示从通信设备Ac,i'到通信设备Ac,j'的支路Bc(i',j')的可靠性指标;下标c表示信息侧,i'和j'表示通信设备的编号;D表示通信链路中传输数据的误码率,Ai',j'表示链路的可用度,λi',j'和ui',j'分别表示通信链路Bc(i',j')的故障率、修复率,MTBR和MTBF分别表示通信链路Bc(i',j')的平均修复间隔时间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步骤S2.2.2:根据通信设备的可用度以及通信设备对通信业务传输的重要度,确定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指标Rc(Ac,i'):
其中,λe,i'表示通信设备对系统可靠性的等效失效率,用以表征通信设备对通信业务传输的重要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值,λi'为通信设备的故障率;ui'为通信设备的修复率,i'表示通信设备的编号;
步骤S2.2.3:将通信链路的可靠性指标和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作为信息网络的可靠性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对于电力一次系统,建立以输电线路为支路、电力设备为节点的第一网络模型;
步骤S1.2:对于信息网络中,建立以通信链路作为支路,以通信设备作为节点的第二网络模型;
步骤S1.3:基于构建的第一网络模型、第二网络模型以及电力一次系统中电力设备与信息网络中通信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构建所述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物理融合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