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过性聚丙烯薄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3996.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任月明;权慧;高达利;张师军;徐萌;白弈青;刘建叶;徐凯;侴白舸;李长金;董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20;B29C69/02;B29C71/02;B29B9/06;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过 聚丙烯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过性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性聚丙烯薄膜包括聚丙稀基树脂和β成核剂,以聚丙稀基树脂和β成核剂混合物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β成核剂的重量为3~15份;
所述透过性聚丙烯薄膜的表面和内部具有分布均匀的连通微孔,所述连通微孔窄边的平均直径为0.1~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性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透过性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10~100μm,优选为15~1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100μm。
3.一种透过性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丙烯基树脂与β成核剂混合均匀、挤出造粒、烘干,制得母粒;
(2)将所述母粒、聚丙烯基树脂以及任选的助剂混合均匀并烘干后,熔融挤出,得到混合熔体;
(3)将混合熔体依次经过流延辊、退火辊以及胶辊后,经收卷辊得到初始膜片;其中,所述流延辊的温度为100~140℃,所述退火辊的温度为80~140℃;
(4)将初始膜片拉伸并热定型后,制得所述透过性聚丙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丙烯基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在230℃、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20g/10min,优选为0.5~1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0.5~5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β成核剂为单组分有机小分子、双/多组分无机盐和复合纳米粉末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单组分有机小分子为N,N’-二苯基己二酰胺,N,N’-二环己基对苯二甲酰胺和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双/多组分无机盐为己二酸的联氨盐、辛二酸的联氨盐、庚二酸的钙盐、辛二酸的钙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复合纳米粉末橡胶为纳米粉末橡胶和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纳米粉末橡胶为硫化粉末橡胶和/或非硫化粉末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硫化粉末橡胶为硫化天然橡胶、硫化丁苯橡胶、硫化丁腈橡胶、硫化氯丁橡胶、硫化聚丁二烯橡胶、硫化聚丙烯酸酯类橡胶、硫化丁苯吡橡胶、硫化异戊橡胶、硫化乙丙橡胶和硫化聚氨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硫化粉末橡胶为交联型丁苯粉末橡胶、交联型聚丁二烯粉末橡胶、交联型丁腈粉末橡胶、交联型氯丁粉末橡胶和交联型丙烯酸酯粉末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180~270℃,优选为190~270℃,进一步优选为200~270℃;
以聚丙稀基树脂和β成核剂混合物的总重量为100份计,所述β成核剂的重量为3~15份;优选为3~10份;进一步优选为3~8份;
所述烘干温度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利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180~230℃,优选为190~230℃,进一步优选为200~230℃;
所述母粒和聚丙烯基树脂的质量比为1:7~9.8;优选为1:7.5~9.8;进一步优选为1:8~9.8;
所述烘干温度为60~100℃;
所述助剂为抗氧剂、润滑剂、爽滑剂、抗静电剂和防粘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9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动车组的分项整备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