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4337.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宁;陈志波;余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4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改善 肥胖 固体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圆苞车前子壳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葡萄糖、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纤维素、抗性糊精、广东虫草子实体和甜菊苷;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葡萄糖、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在低压低温下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已经充分混合的混合物中加入圆苞车前子壳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和广东虫草子实体,充分搅拌后冷却粉碎;粉碎物放进负压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时必须要快速搅动;粉碎物与纤维素和抗性糊精充分搅拌,最后得到成品包装。本发明提供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以下优点:低能量、长时间具有饱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体内毒素,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低能量、长时间具有饱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体内毒素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因素,至少280万的成年人由于肥胖相关疾病死亡。据统计,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7%~41%的特定癌症是由肥胖引起的。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概率更大。同时肥胖者还会经历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呼吸道疾病、多种癌症、心理影响。
肥胖是脂肪组织体积异常扩展的病理状态,包括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单纯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
目前可以用于减肥的几种方法为通过运动,促进脂肪的消耗;借助脂肪燃烧因子促进脂肪燃烧;食物抑制等。长期节食也会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对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运动减肥,一方面难于坚持,另一方面没有正确指导的运动往往会对身体某些关节部位等造成伤害;而药物减肥,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良莠不齐,更有甚者添 加泻药等成分,副作用大,费用高,一旦停止用药则容易反弹,且无法起到代餐效果。
所以目前急需一款,能过保持正常饮食营养,又能够长时间具有饱腹感,又能消耗脂肪的食品尤为重要,而且还要适宜普通肥胖消费者的饮食喜好的代餐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量、长时间具有饱腹感、消化脂肪和排去体内毒素的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制备方法,其配方为:圆苞车前子壳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葡萄糖、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纤维素、抗性糊精、广东虫草子实体和甜菊苷;
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1)将葡萄糖、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在低压低温下加入少量的水溶解;
2)在步骤1)已经充分混合的葡萄糖、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的混合物中加入圆苞车前子壳粉或槲寄生粉、水果粉和广东虫草子实体,充分搅拌后冷却粉碎;
3)把步骤2)中粉碎物放进负压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时必须要快速搅动;
4)把步骤3)中得到的粉碎物与纤维素和抗性糊精充分搅拌,最后得到成品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在陶瓷容器中进行,且条件为充保护气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充保护气方法为先通保护气排去陶瓷容器中空气,再负压加温溶解;所述保护气为氮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充进保护气能够使粉料在加工时不被氧化,丧失其营养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有效改善肥胖代餐固体饮料的配方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圆苞车前子壳粉或槲寄生粉15-30%、水果粉15-25%、葡萄糖15-22%、食用明胶或食品增稠剂5-10%、纤维素15-22%、抗性糊精5-8%、广东虫草子实体1.5-1.75%和甜菊苷0.2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4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