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满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4471.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峰;黄海洪;赵文婷;赵红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405/06;C07D495/10;A61K31/453;A61K31/55;A61K31/397;A61K31/4025;A61K31/5377;A61K31/343;A61P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色满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以及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X、Y、R1、R2、R3和R4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旨在制备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新化合物,其作为潜在的新药物,可用于克服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式(I)所示的色满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Globaltuberculosis report 2018),2017年全球的结核病潜伏感染率为23%,潜伏感染人群约为17亿。全球结核病新发患者约1000万,发病率为133/10万,其中小于15岁的儿童患者占新发患者的1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新发患者的9%;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新发患者数占全球的87.2%;印度占全球的27.4%、中国占全球的8.9%、印度尼西亚占全球的8.4%和菲律宾占全球的5.8%,四国的新发患者占全球的50%左右。2017年中国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约为88.9万,结核病发病率为63/10万,中国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估算结核病发病率排第28位。与此同时耐药性结核病是一种持续性威胁,估算全球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患者数为56万左右,其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占82%左右。中国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数估算为7.3万(占全球的13%)。面对结核病的严峻形势,本领域仍需研究开发结构新颖、抗结核活性强、毒副作用低的抗结核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且安全有效的抗结核及耐药结核的色满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人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强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从而提供了一类结构新颖、抗结核活性强的化合物,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本发明基于以上发现而得以完成。
发明概述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选自氢、羟基、卤素、氰基或C1-C3烷基;
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或未取代的/
Y1为-O-、-S-、-S(=O)-、-S(O2)-、-CH2-、-C(F2)-或-C(=O)-;
Y2为-O-、-S-、-S(=O)-、-S(O2)-、-CH2-、-C(F2)-或-C(=O)-;
a、b为0、1或2;
a1、b1为0、1或2;
c、d为0、1、2,且c和d不同时为0;
e、f为1或2;且当R1为氢时,R2不为吗啉基或氮杂环庚基;
R5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或C3-C6环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4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系统以及引擎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测距水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