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5439.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耿航;官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管 外套管 橡胶套管 外壁 中轴 汽车制动 舒适性 通过性 铜合金 减小 上轴 套接 下轴 不锈钢内套管 不锈钢外套管 汽车技术领域 环形等距 偏心衬套 偏心设置 下摆臂 上端 挡片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技术领域的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包括内套管、橡胶套管和外套管,所述橡胶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套管的外壁,所述外套管套接在所述橡胶套管的外壁,所述内套管包括中轴、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固定在所述中轴的顶部,所述下轴固定在所述中轴的底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底部呈环形等距设置有挡片,所述内套管为铜合金内套管或不锈钢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为铜合金外套管或不锈钢外套管,本发明能够减小汽车制动点头量,提高汽车的操稳性能,通过性,舒适性,内套管的中心位置在橡胶套管的中心位置的上端3MM处,通过内套管的偏心设置减小汽车制动点头量,提高汽车的操稳性能、通过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汽车悬架是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弹性连接部件,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主要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组成,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衰减由此引发的振动,保证汽车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汽车悬架控制臂衬套一般由外套管,橡胶和内套管三部分组成,汽车悬架控制臂衬套为以轴心为中心对称设计。
现有的汽车控制臂使用上述衬套,汽车制动点头量非常大,制动点头是指汽车在制动时车头会下沉而车尾会抬高的现象,汽车制动点头会对车辆操稳性能,通过性,舒适性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控制臂使用上述衬套,汽车制动点头量非常大,制动点头是指汽车在制动时车头会下沉而车尾会抬高的现象,汽车制动点头会对车辆操稳性能,通过性,舒适性影响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心衬套前下摆臂,包括内套管、橡胶套管和外套管,所述橡胶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套管的外壁,所述外套管套接在所述橡胶套管的外壁,所述内套管包括中轴、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固定在所述中轴的顶部,所述下轴固定在所述中轴的底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底部呈环形等距设置有挡片。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高度为60MM。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为铜合金内套管或不锈钢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为铜合金外套管或不锈钢外套管。
优选的,所述中轴的外壁中心在所述橡胶套管的内腔中心位置的上端3MM。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高度为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减小汽车制动点头量,提高汽车的操稳性能,通过性,舒适性,内套管的中心位置在橡胶套管的中心位置的上端3MM处,通过内套管的偏心设置减小汽车制动点头量,提高汽车的操稳性能、通过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套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内套管、110中轴、120上轴、130下轴、200橡胶套管、300外套管、310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爬楼功能的路空两用无人机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机器人的底盘悬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