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5963.8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丁琦;张迪;王雨;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10002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供热 管网 智能 平衡 调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板式换热机组和控制柜。通过在一次供水管道上设置第一调节阀、在一次回水管道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二次供水管道上设置第二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旁通管道上设置第三调节阀,根据温度值调节各个阀门,将一次管网的调节和二次管网的调节分隔开,一次管网的调节依靠一次管网的回水温度实现,二次管网调节依靠二次供水温度实现,当二次网供水温度需求发生变化时,不影响一次网的水力工况,保证一次网的水力工况稳定,实现了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的解耦运行,解决了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管网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供热管网平衡调控技术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一次网装设电动两通调节阀,二次网分阶段变流量调节。根据室外温度计算二次网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一次网电动两通阀开度调节一次水量,从而达到调节二次水温的目的,该方法会导致一次网频繁调节,水力工况经常变动,导致一次网水力失调。第二种:一次网装设电动三通阀,二次网分阶段变流量调节。根据室外温度计算二次网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一次网三通阀开度调节二次网供水温度,该方法只关注二次供水温度,会造成一次管网水力失调。
现有的两种方法,都是使二次水全部进入板式换热机组,这样系统阻力损失大,电耗高,二次侧压力站内损失较大,容易造成末端住户资用压力不足,出现管网末端楼栋水量不足、室内温度不达标的现象,无法实现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水力的平衡调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及方法,解决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板式换热机组和控制柜;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一次侧(A和B连通),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二次侧(C和D)连通,所述板式换热机组将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隔开,用来将一次管网的热量传递到二次管网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一次供水管道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一次回水管道上;所述一次供水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进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出口与所述一次回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供水管道上;所述二次供水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二次出口相连;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二次供水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二次出口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调节阀设置在旁通管道上,所述旁通管道用于连通二次供水合流管道与二次回水管道;所述二次供水合流管道为所述第二调节阀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二次回水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二次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调节阀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系统,还包括:室外气象站;
所述室外气象站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室外气象站用于测量室外气象参数;所述室外气象参数包括室外温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和所述第三调节阀均为两通电动调节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城市供热管网智能平衡调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一次管网回水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二次管网供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