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6926.9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海;黄伟忠;何维;周博文;樊雷;周从锐;胡鳌全;唐锡明;李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04;C22C38/02;C22C33/04;C21D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hrb400e 热轧 钢筋 屈服 现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合理的成分:低锰Mn含量高硅Si含量,控制氮N含量和铬Cr含量;碳C:0.19Wt%~0.25Wt%,锰Mn:1.25Wt%~1.40Wt%,硅Si:0.50Wt%~0.70Wt%,氮N≤0.009Wt%,铬Cr≤0.10Wt%;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低开轧温度:1000~1060℃;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进精轧温度:850~9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Φ12~25mm规格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以下简称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HRB400E钢筋国内钢厂大多采用钒微合金化工艺生产,2018年下半年随着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的实施,钒氮合金等钒系合金价格爆涨,使用钒微合金化工艺生产HRB400E钢筋成本过高。同时铌铁合金价格保持稳定,铌微合金化工艺生产HRB400E钢筋成本更具优势。但铌微合金化工艺生产HRB400E钢筋时,在小规格的产品上易出现力学曲线无屈服平台现象,导致钢筋屈服强度过低、性能不合。因此使用铌微合金化工艺生产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时,急需一种无屈服现象的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具有无屈服现象,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和质量要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要解决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通过铌微合金化工艺应用特定成分设计、合理的轧钢开轧温度、低进精轧机温度生产具有屈服强度的Φ12~25mm规格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包括:
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无屈服现象的控制方法的工艺路线为: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方坯连铸、棒材热连轧和定尺剪切;其中:
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合理的成分:低锰Mn含量高硅Si含量,控制氮N含量和铬Cr含量;碳C:0.19Wt%~0.25Wt%,锰Mn:1.25Wt%~1.40Wt%,硅Si:0.50Wt%~0.70Wt%,氮N≤0.009Wt%,铬Cr≤0.10Wt%;
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低开轧温度:1000~1060℃;
控制铌微合金化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进精轧温度:850~950℃。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钢水冶炼:入炉铁水要求S≤0.040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吹炼后期加大气体流量,加强熔池搅拌;转炉终点控制C≤0.15Wt%,P≤0.037Wt%。
进一步地,所述方坯连铸:采用钢包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25~1545℃,中间包使用普通覆盖剂,使用普通方坯保护渣,铸坯单流拉速为2.5~3.2m/min。
进一步地,所述棒材热连轧:控制铸坯加热温度为1150~1200℃,钢坯加热时间60~90分钟,开轧温度1000~1060℃,采用18机架热连轧机组,精轧前使用控冷设备,进精轧温度控制为850~950℃。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钢水冶炼的废钢条件为:普通废钢,不得使用高铬Cr废钢。
进一步地,所述方坯连铸过程保护浇注要求:大包到中间包采用保护套管,中间包钢水液面使用覆盖剂全覆盖,中间包到结晶器使用带密封垫的下水口,减少钢水增氮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6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