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7251.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志;任林生;肖梦月;钟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0 | 分类号: | C12N9/20;C12N9/16;C12N9/14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郭艳艳 |
地址: | 6440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酶 浓香型大曲 分离纯化 大曲 离子交换层析 发明产物 凝胶层析 试验材料 葡聚糖 酶活 条带 回收率 检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的方法,以浓香型大曲为试验材料,用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葡聚糖G‑100凝胶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曲中的酯化酶进行了分离纯化。本发明产物通过SDS‑PAGE检验其纯度时显示为两条主要的条带,分子量分别为37.2kD和30.8kD,经过四步纯化后,酯化酶被纯化了3.49倍,酶活回收率为2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酯化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曲是以小麦、大麦和豌豆等为主要原料经破碎、加水搅拌、经人工踩制或机械压制成砖块状的曲坯后,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培养而成的糖化发酵剂。由于在制曲过程中网罗了自然环境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经过发酵培菌管理,使成品大曲中含有丰富的酿酒微生物菌系、酶系和物系。大曲具备糖化、发酵、酒化和生香的功能,为白酒发酵提供内在动力,有“大曲是酒之骨”的说法。
大曲中含有丰富的酶类,按照作用规律可分为:淀粉酶、蛋白酶、酒化酶、酯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酶类。酯化酶作为大曲中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白酒发酵后期生香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酯化酶不是酶学上的术语,白酒生产中是指脂肪酶、酯酶、磷酸酯酶的统称。该酶既能催化酯的合成,也能催化酯的分解。因此,白酒业习惯分别称为酯化酶和酯分解酶。
酶分离纯化的常规方法是用硫酸铵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离心(或过滤),超滤等方法对酶粗分,再结合层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疏水层析和亲和层析等),电泳等方法实现对酶的精分。随着生物产业下游技术的发展,一批新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膜处理技术,免疫纯化技术,双水相体系萃取,界面亲和层析技术,反微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层析和高效液相亲和层析技术,大规模电泳技术,逆流色谱及置换色谱技术等也开始应用。
目前酯化酶技术应用于浓香型白酒增香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比较多的是外加酯化酶增香法,而关于对大曲中本身存在的酯化酶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红曲霉、根霉和生香酵母的分离筛选,产酶(生酯)条件的优化,酶学性质的研究及应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的方法,直接从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初步探索其中酯化酶的组成种类及分子量,为进一步研究其酶学性质提供基础,并为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酯化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酯化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浓香型大曲粉碎,然后过40目筛,得到大曲粉;
S2.将步骤S1所得大曲粉置于浓度为0.2-0.4mol/L、pH6的NaCl溶液中,于3-5℃温度下浸泡1-2h,过滤得到滤液;
S3.将步骤S2所得滤液在3-5℃搅拌,加入硫酸铵,使溶液饱和度达到25-35%,搅拌15-30min,置于3-5℃温度下沉淀1.5-2.5h后,冷冻离心13-15min,取上清液,再加入硫酸铵使溶液饱和度达到75-85%,搅拌待硫酸铵全部溶解后再搅拌15min,搅拌15-30min,置于3-5℃温度下沉淀1.5-2.5h后,冷冻离心16-25min,取沉淀加入pH=8.5的Tris-HCl缓冲液复溶,再于3-5℃下离心去除沉淀,得到粗酶液A;
S4.将步骤S3所得粗酶液A在3-5℃搅拌,加入体积为粗酶液A3-4倍的-20℃预冷的丙酮,于-20℃放置过夜,然后冷冻离心13-15min,弃上清液,对沉淀清洗除杂后,用pH=8.5的Tris-HCl缓冲液复溶,再于3-5℃下离心去除沉淀,得到粗酶液B;
S5.用0.02mol/L、pH=8.5 Tris-HCl缓冲液平衡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柱,将步骤S4所得粗酶液B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梯度洗脱,得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