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7669.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互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G01L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潮 能力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包括套筒、吸湿盒、盒盖、吸湿孔、垫块、压力传感器、第一螺纹套、传动杆、圆环、硅膜片、柔性金属片、第二螺纹套、限位筒、压力传递杆、外螺纹管、限位环、限位柱、第三螺纹套、内螺纹盖、开口、短杆和受力块。本发明不仅可以检测压力,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并且,在拆卸一些结构后,还可以检测气压,多重功能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置的吸湿盒具有吸湿的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压力传感器受潮,从而保证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防止零部件受潮而导致使用异常的弊端;通过打开盒盖可以更换吸湿剂,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更新该传感器的防潮能力,使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传感器感受信息单一化,同一款传感器只能感应同一种固定的信息;市面上的大多数气压传感器防潮能力差,当测试含有水分的气体时,可能会导其内部工作异常;并且市面上大多数具有防潮能力的传感器,在受潮后,清理时非常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强防潮能力的传感器,包括气压传感机构和压力传感机构;
所述气压传感机构包括套筒、吸湿盒、盒盖、吸湿剂和吸湿孔,所述套筒的外壁一侧套接有吸湿盒,所述吸湿盒的一侧螺纹连接盒盖,所述吸湿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相同的吸湿剂,所述套筒的内壁固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侧壁固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套筒的内壁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套接有硅膜片,所述硅膜片的内壁套接有柔性金属片,所述柔性金属片在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接有限位筒;
所述压力传感机构包括外螺纹管、限位环、限位柱、第三螺纹套和内螺纹盖,所述套筒在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侧壁连通安装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壁螺纹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外螺纹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有限位柱,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盖,所述内螺纹盖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限位柱在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侧壁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末端贯穿开口并固接有受力块,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固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螺纹套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在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固接在柔性金属片的侧壁,所述限位柱在靠近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接有第三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压力传递杆,所述压力传递杆在远离第三螺纹套的一端搭接在限位筒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侧壁与吸湿盒的侧壁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吸湿孔,所述套筒的内部通过若干个吸湿孔与吸湿盒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所述短杆和所述受力块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内螺纹盖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圆环、所述硅膜片和所述柔性金属片均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垫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不仅可以检测压力,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并且,在拆卸一些结构后,还可以检测气压,多重功能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区别于传统传感器功能单一的弊端;
2.设置的吸湿盒具有吸湿的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压力传感器受潮,从而保证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防止零部件受潮而导致使用异常的弊端,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互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互电气(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