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因果推理构建的疾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7727.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昆仑;黄正行;白永怿;刘宏斌;边素艳;贾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20;G06N5/04;G06N3/042;G06N3/048;G06N3/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徐丹丹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因果 推理 构建 疾病 预后 风险 评估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因果推理构建的疾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方法及基于因果推理的疾病预后风险评估系统。基于因果推理,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来预测癌症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年内再入院的概率,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从而辅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措施,支持临床决策,降低医疗开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因果推理构建的癌症或心脑血管疾病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方法及预后风险评估的系统。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因受试人群的不同,心力衰竭患者3~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达 27%~50%,1年的全因死亡率达30%。据国内既往的研究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因心功能不全再住院率为58.4%,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确诊后第1年内全因死亡率超过20%。
现有的一些心衰预后评估方法包括:
心衰生存评分(heart failure survival score,HFSS):文献Development and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a clinical index to predict survival in ambulatorypatients referred for cardiac transplant evaluation提出针对心脏供体稀缺的状况,以筛选出最合适的心脏移植受体的目的。模型的推导样本来自同一家医院的268例非卧床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小于70岁,LVEF小于等于40%)的80种临床特征数据。
西雅图心衰模型(Seattle heart failure model,SHFM):文献The SeattleHeart Failure Model: prediction of survival in heart failure预测心衰患者的1-3年生存率而建立,使用参数包括疾病状态,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模型的推导样本来自氨氯地平试验的资料库,样本量大,大约9942例,范围涉及46个不同国家。SHFM分数等于多元模型中各变量乘以其β系数,再求和的值。
MUSIC风险评分:文献The MUSIC Risk score: a simple method forpredicting mortality in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通过来自992例连续的无需卧床的心衰患者作为模型样本,全部按照指南进行治疗,其中还包括224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心源性死亡。
峰心肌氧耗量(Peak VO2)方法:文献Value of peak exercise oxygenconsumption for optimal timing of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in ambulatory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指出Peak VO2大于14mL/kg·min的患者为低危,可以安全的推迟移植;而Peak VO2小于14mL/kg·min的患者则有52%在1年内死亡或是接受了紧急移植。
6 min步行实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文献The utility of the 6-minute walk test as a measure of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指出运动量接近患者日常活动量,可客观反映患者实际活动能力,是运动量较小的次级量运动试验,不需要特殊设备,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及安全性均较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