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耗散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去静电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7900.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詹雄光;罗俊光;黄远林;林鑫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松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9J11/04;C09J9/02;C09D5/24;B27K3/16;B27K9/00;B27J1/00;B27L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何海帆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耗散 生物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电耗散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毛竹和孝顺竹为原料,将毛竹钜切成竹片状,将孝顺竹钜成竹段;步骤二,置于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步骤三,取出后置于浓度为3%~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浸泡16~24h;步骤四,用清水冲洗竹材并烘干,烘干后用粉碎机将竹材粉碎,粉碎程度为10目以上的颗粒,然后颗粒连同粉碎残渣一起置于炭化窑里制备竹炭,制备的竹炭中孝顺竹与毛竹的质量百分比为7:100~13:100。选择将竹块加工成竹粉来制备竹炭,目的是提高单元表面积、增大干馏窑中与热气介质的接触面积,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成炭反应充分,从而提升最终炭得率、炭得率、竹炭石墨化程度和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耗散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静电耗散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去静电板。
背景技术
大多数材料的接触和摩擦,都会给电荷的布朗运动带来能量,加速电子的位移,当接触面分开时,吸收能量的电子就会克服吸引力的束缚,累计至物体表面,是物体表面带电。当电荷累计一定量时,就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一些场所,如面粉加工厂等,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或是固体颗粒达到一定浓度,简单的火花放电就会产生爆炸;其次,一些高精密的仪器,例如大型计算机等,容易受到外在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的影响,容易产生计算错误,加大误差,所以一些特别的场所需要静电耗散材料。≦~
静电耗散材料在地板上的应用较多,目前主要体现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又叫做耗散静电地板,当它接地或连接到任何较低电位点时,使电荷能够耗散,以电阻在10的5次方到10的9次方欧姆之间为特征。然而目前对于防静电地板的基材主要选择PVC、金属、陶瓷,对于更为环保的木地板使用确是极少,极大的限制了防静电木地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耗散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去静电板。
一种静电耗散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毛竹和孝顺竹为原料,将毛竹钜切成竹片状,将孝顺竹钜成竹段;
步骤二,置于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
步骤三,取出后置于浓度为3%~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浸泡16~24h;
步骤四,用清水冲洗竹材并烘干,烘干后用粉碎机将竹材粉碎,粉碎程度为10目以上的颗粒,然后颗粒连同粉碎残渣一起置于炭化窑里制备竹炭,制备的竹炭中孝顺竹与毛竹的质量百分比为7:100~13:100。
优选的,步骤一选用毛竹及孝顺竹原料时,采用竹龄为3~5年的毛竹及孝顺竹。
优选的,步骤一将毛竹据切成长10cm~15cm、宽4cm~7cm的竹片,将孝顺竹锯切成5cm~10cm的竹段。
优选的,步骤四的炭化窑为干馏窑,碳化温度为720℃~910℃、保温时间3~5h、升温速率4℃/min~10℃/min,竹炭制备完成后再次进行粉碎,筛选颗粒粉碎程度为400目以上的碳粉。
一种通过上述静电耗散生物材料制备的去静电板,包括拼接板及单板,所述拼接板为木条通过白乳胶粘接而成,所述单板覆盖于拼接板上下两面,单板与拼接板之间通过大豆胶粘接;将筛选的炭粉分别添加于白乳胶和大豆胶中,添加比例分别为17%~25%和13%~18%,充分混合均匀后用于人造板制备,制备得到去静电板。
优选的,所述单板外表面还覆盖有三聚氰胺装饰纸,将炭粉添加到三聚氰胺胶粘剂中,背胶添加量为10%~14%、表胶添加量3%~7%,制备得到去静电人造免漆板。
优选的,所述单板外表面涂覆有油漆,所述油漆中添加有碳粉,炭粉只存在于油漆的腻子层、耐磨漆层和色漆层,添加比例分别为3%~5%、9%~16%和1%~3%,制备得到去静电人造油漆板。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松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松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