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捣固推焦电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7943.4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先佑;舒文东;于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1/00 | 分类号: | C10B31/00;C10B45/00;C10B53/00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率 单种煤 捣固炼焦 捣固 焦炭 炼焦 焦炉炼焦 配煤炼焦 炉体 配煤 推焦 捣固焦炉 工艺领域 焦炭反应 炼焦试验 试验 筛选 检测 保证 制定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捣固炼焦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捣固推焦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捣固焦炉炼焦用的单种煤分别进行200kg焦炉炼焦试验,计算单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2)根据单种煤的收缩率,制定配煤方案,开展200kg焦炉炼焦试验,计算收缩率,检测焦炭的反应后强度;(3)筛选出步骤(2)中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3%,焦炭反应后强度≥55%的方案,进行捣固炼焦生产。该方法对捣固炼焦用单种煤进行炼焦试验,掌握各单种煤的收缩率,根据对捣固焦炭质量的需求和单种煤炼焦收缩率指导配煤,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降低捣固推焦电流,进一步可以减少对炉体的损坏,延长炉体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捣固炼焦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捣固推焦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捣固焦炉普遍存在炉体损坏较早、寿命较短的问题。常见的捣固焦炉投产运行3年左右,就开始出现炭化室炉墙剥蚀、裂缝、窜漏等现象,然后逐步发展到炭化室炉墙穿孔、燃烧室立火道堵塞、炭化室炉墙变形。运行6-8年后,炉体损坏部位增多、损坏速度加快,损坏程度达到甚至超过顶装焦炉炉龄末期的状态,较早进入焦炉中修、大修阶段。这是因为捣固焦炉装入煤饼的堆比重约1.0-1.1t/m3,远高于顶装焦炉装入煤的堆比重0.75t/m3。煤饼在结焦过程产生的膨胀压力是顶装焦炉的6-8倍,且焦炭成熟后收缩小、焦饼与炉墙间隙小,导致推焦电流大,容易损坏炉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捣固推焦电流大,导致捣固焦炉损坏,缩短捣固焦炉运行年限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捣固推焦电流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捣固推焦电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捣固焦炉炼焦用的单种煤分别进行200kg焦炉炼焦试验,测量焦线和煤线,计算单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
(2)根据步骤(1)所得单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制定配煤炼焦试验方案,开展200kg焦炉炼焦试验,测量焦线和煤线,计算收缩率,并检测焦炭的反应后强度;
(3)筛选出步骤(2)中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3%,且焦炭反应后强度≥55%的方案,进行捣固炼焦生产。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捣固焦炉炼焦用单种煤选自瘦焦煤、焦煤、1/3焦煤、气煤和肥煤。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瘦焦煤选自山西瘦焦煤,所述气煤选自西北气煤,所述肥煤选自西北肥煤。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焦煤选自山西普通焦煤、甘肃焦煤、山西单一焦煤以及川渝低硫焦煤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1/3焦煤选自盘江1/3焦煤、西北1/3焦煤、川渝1/3焦煤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制定配煤炼焦试验方案的原则是,以配煤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瘦焦煤的用量为0-15重量%,所述焦煤的用量为40-55重量%,所述1/3焦煤的用量为30-40重量%,所述气煤的用量为2-12重量%,所述肥煤的用量为2-12重量%。
优选地,筛选出步骤(2)中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为4-15%,且焦炭反应后强度为55-70%的方案,进行捣固炼焦生产。
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3)中,筛选出步骤(2)中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为5-10%,且焦炭反应后强度为58-63%的方案,进行捣固炼焦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方中法,利用200kg焦炉对捣固炼焦用单种煤进行炼焦试验,掌握各单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根据对捣固焦炭质量的需求和单种煤炼焦收缩率指导配煤,从而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配煤炼焦时的收缩率,从而降低捣固推焦电流,进一步可以减少对炉体的损坏,延长炉体的使用年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