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8951.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成亮;徐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奇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9K1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林 多功能 土壤改良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纸浆悬浮液、混合反应液、TEMPO催化氧化纤维素、改性纤维素、混合液、活性污泥复合材料;解决了农林用保水剂或土壤改良剂生态安全问题,且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来源绿色环保,无毒无害,高效吸水保水;解决了其他农林用保水剂或土壤改良剂对去离子水和盐水吸水倍率相差巨大的缺陷,保证了产品在真实土壤环境中有效吸水保水的性能;通过复合活性污泥和无机肥料解决了其他农林用保水剂或土壤改良剂功效单一的不足,除吸水保水外,为植物生长提供持续的养分供给,养分持续供给并对土壤微生物环境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 良剂。
背景技术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改善土壤保肥性、保 水性、改良劣化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土壤环境,克服干旱、盐碱、贫瘠 等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交 联丙烯酸、丙烯腈、氧化乙烯,以及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动植物多糖 接枝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等不同类型的高吸水性材料,这 一类高吸水性材料可吸收并保持自重几十倍至几千倍的水,这一优异的吸水 保水能力使其在农林业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主流的农林用吸水保水材 料常常面临以下缺陷:1、常见的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类吸水保水剂面 临着产品中残留单体以及降解单体有毒、土壤微生物难以降解等严峻的生态 环境挑战;2、高吸水性材料的高吸水率常指去离子水吸水率,而其吸盐水率 仅为吸去离子水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农林业抗旱保水、 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场合的应用,且合成高分子吸水保水剂的生产严重依 赖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不符合绿色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要求;3、通常仅 有吸水保水功效,缺乏植物养料供给、生长促进、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环境调 理等方面的作用为此,提出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良剂,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林用多功能土壤改 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纸浆悬浮液、混合反应液、TEMPO催化 氧化纤维素、改性纤维素、混合液、活性污泥复合材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纸浆悬浮液包括以下原料:纤维 素纤维:1千克,蒸馏水:80升;所述所述纸浆悬浮液制备的方法为:将纤 维素纤维搅拌分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纸浆悬浮液;纤维素纤维的原 料配比为:1千克,蒸馏水的原料配比为:80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合反应液包括以下原料: 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10-20克,溴化钠:50-100克,蒸馏水20 升;所述混合反应液制备的方法为:将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溴化 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制得混合反应液;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的原 料配比为:10-20克,溴化钠的原料配比为:50-100克,蒸馏水的原料配比 为:20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TEMPO催化氧化纤维素包括以下 原料:纸浆悬浮液,混合反应液,计量泵滴加10%氢氧化钠:4-7升,计量泵 滴加10%次氯酸钠溶液:5-7升;所述TEMPO催化氧化纤维素制备的方法为: 搅拌制得的混合纸浆悬浮液与混合反应液,计量泵滴加10%氢氧化钠调节混合 体系pH至10.0-10.5,计量泵滴加10%次氯酸钠溶液,调节保持反应体系pH 至10.0,室温搅拌反应3-6小时,抽滤,自来水冲洗3次,收集制得TEMPO 催化氧化纤维素,氢氧化钠溶液的原料配比为:4-7升,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的 原料配比为:5-7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奇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奇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