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9308.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邓佳燕;潘建;葛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消毒 肢体 固定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为管状结构一分为二的形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扫描获取患者待固定部位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固定装置的建模;通过建立的固定装置的模型进行3D打印,即得患者待固定部位的固定装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一分为二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方便对患者上下肢进行固定。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扫描患者待固定部位实体的三维模型进行固定装置的制备,制备出的固定装置能够紧密的贴合患者的待固定部位,对患者待固定部位的支撑固定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消毒是保证骨科上下肢手术成功的前提环节,目前使用的消毒方式多为人工抬举或悬吊式的消毒架,但是人工这种消毒方式容易导致消毒范围不够,消毒不彻底;悬吊式消毒架以脚踝为支点固定,容易旋转不稳造成二次感染,同时长期悬挂固定某姿势造成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和压迫等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一分为二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方便对患者上下肢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提拉环扣可以很方便的与牵引托架通过卷带结合,用于术中牵引提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扫描患者待固定部位实体的三维模型进行固定装置的制备,制备出的固定装置能够紧密的贴合患者的待固定部位,对患者待固定部位的支撑固定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为一个空心管状结构沿其轴向一分为二的形状,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连接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延伸卡扣,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延伸卡扣贴合后在其外侧套设有外卡扣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托架和/或第二托架上设有提拉环扣。
在需要进行肢体固定时,将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在患者上肢或下肢扣合,将患者上肢或下肢扣住后,通过提拉环扣可以很方便的与牵引托架通过卷带结合,即完成对患者肢体的固定,便于对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消毒。
本发明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一分为二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方便对患者上下肢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提拉环扣可以很方便的与牵引托架通过卷带结合,用于术中牵引提拉,便于对患者上肢或下肢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的直径和长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延伸卡扣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的直径和长度相匹配。
设置限位柱和限位孔有利于对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进行固定,避免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在固定后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围成的内部形状为与人体膝盖处或手腕处或脚踝处相配合的形状。
对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围成的内部形状进行限定,使得固定装置可以在人体膝盖处、手腕处或脚踝处对四肢进行固定,固定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提拉环扣设有四个,所述提拉环扣两两之间首尾相接围成一个矩形。
设置四个提拉环扣,使得牵引时可以很方便的从各个方向与固定装置进行牵拉。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任意一种手术消毒肢体固定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扫描获取患者待固定部位的三维模型;
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固定装置的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未经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