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浏览器和硬件设备一对一连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0553.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叶志超;吴巍荪;胡红林;任鹏飞;张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电路设备 浏览器终端 点阵显示 电子设备 链接码 浏览器 点击连接按钮 连接控制设备 后端服务器 互联网平台 控制服务器 浏览器页面 绑定关系 端服务器 接通电源 控制按键 通信指令 物理线路 有效链接 互操作 按键 绑定 点动 向后 一对一 订阅 屏幕 互联网 返回 | ||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控制按键、8*8点阵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连接绑定控制服务器,以及支持HTML5的浏览器终端;S2:为本地电子电路设备接通电源,直至8*8点阵显示为“√”形状;S3:点击点动按键,电子电路设备向后端服务器请求唯一随机的链接码;S4:后端服务器返回有效链接码给电子电路设备,本地电子电路设备进行MQTT协议的订阅,同时显示出链接码代表的内容;S5:浏览器终端打开浏览器页面,点击连接按钮;本发明浏览器可以与电子设备实现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后续浏览器和设备可以基于互联网进行各种通信指令互操作,避免物理线路连接控制设备产生的各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应用领域及教学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浏览器和硬件设备一对一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浏览器开发,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希望浏览器可以与某个电子设备进行一对一连接通信,实现各种智能控制场景及教育教学场景。
传统的基于数据线连接的方式,一方面依赖于电脑/手机的驱动,一方面浏览器与硬件设备的直接控制是很难实现的,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浏览器和硬件设备一对一连接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浏览器和硬件设备一对一连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个控制按键、一个8*8点阵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连接绑定控制服务器,以及支持HTML5的浏览器终端;
S2:为本地电子电路设备接通电源,直至8*8点阵显示为“√”形状;
S3:点击点动按键,电子电路设备向后端服务器请求唯一随机的链接码;
S4:后端服务器返回有效链接码给电子电路设备,本地电子电路设备进行MQTT协议的订阅,与此同时设备在8*8点阵屏幕,显示出链接码代表的内容;
S5:浏览器终端打开浏览器页面,点击连接按钮,此时页面弹出8*8模拟的点阵屏幕,使用鼠标将电子电路设备8*8屏幕上的点,依次对应的点亮到网页中对应的位置,而后按下连接按钮;
S6:此时浏览器终端浏览器页面,向MQTT服务器发布内容,发布的同时,电子电路设备接受对应发送的内容;
S7:当电子电路设备接收到浏览器端发送的内容后,随即订阅稳定持续的链接码,此时完成电子电路设备和浏览器端的1对1的MQTT协议匹配;
S8:当浏览器终端编写程序完成后,点击上传按钮后即可将程序封装到MQTT协议的中,通过互联网发布到已经订阅此条链接码的设备,以此实现程序下发运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绑定控制服务器与电子设备和浏览器之间的通信采用MQTT标准协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码为点阵屏的显示图形生成的字符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专用的连接绑定服务器,将电子设备与浏览器页面进行一对一绑定,并为后续进一步通信互相控制提供通道。借助设计的连接方法,浏览器可以与电子设备实现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后续浏览器和设备可以基于互联网进行各种通信指令互操作,避免物理线路连接控制设备产生的各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浏览器和硬件设备一对一连接的方法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