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厚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的连续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0673.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群;刘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2 | 分类号: | B27N3/02;B27N3/10;B27N3/18;B27N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厚木竹质空芯 成型 连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超厚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的连续成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模压内腔(M)内的冲压头(3)在动力机构驱动下沿着竖直导轨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同时与竖直布置在模压内腔内且与冲压头穿套配合的若干内模成型管(4)和若干加强筋(5)作相对运动;所述模压内腔的内壁以及内模成型管管壁均由热源加热机构加热升温;
2)当冲压头往上运动直至离开模压板的上端开口一段距离时,也就打开了所述模压内腔的顶端进口;加料装置(17)通过顶端进口往模压板内均匀施加拌有胶水的木竹质碎料,所述木竹质碎料掉落进模压内腔后由底板(1)抵托支承;
3)冲压头在动力机构牵引下往下运动进入模压内腔,对加入的木竹质碎料冲压,使木竹质碎料与加强筋形成结合紧密的板坯并且在模压内腔内受热升温,同时使板坯与连接在加强筋底端的底板共同向下移动若干距离;而内模成型管则在板坯上形成上下贯通的孔洞;
4)冲压头再次往上运动直至离开模压内腔的上端开口一段距离时,所述模压内腔的顶端进口再次打开;加料装置又通过顶端进口往模压内腔内均匀施加伴有胶水的木竹质碎料,所述木竹质碎料掉落进模压内腔后铺设在前一步骤已初步成型的板坯上部;冲压头对加入的碎料冲压,同时模压内腔的壁部与内模成型管管壁继续对形成的板坯同时进行高温加热,使板坯在每次受到冲压移动过程中,胶粘剂快速固化;
5)步骤3)、步骤4)反复循环,木竹质碎料经过加料、冲压、内外同时加温的连续循环作业,从而形成连续成型的板坯;所述板坯往下逐步移出模压内腔后成为最终的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成品(K);
所述模压内腔由在该内腔厚度方向保持距离的两块模压板(12)以及设置在内腔宽度方向两端的两块厚度规(2)围成;模压内腔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
所述内模成型管内置有接通热源加热机构的双层加热管,设置在装置外部的热源加热机构在内模成型管的顶端设置了进出管接口,形成流通液态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的连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加热管中的内层套管(4-1)外径小于外层套管(4-2)内径,外层套管的底端封闭,内层套管的底端开放并与外层套管的底端保持间距以供液态导热介质流动;所述内层套管的顶部以及外层套管的顶部均固定在机架上部的横梁(7)上,内层套管的顶端穿越过机架横梁后再与所述热源加热机构的输出管(20-1)接通,外层套管的顶端通过埋设在机架横梁中的多根细管(7-1)再与所述热源加热机构的输入管(20-2)接通,形成导热介质从内层套管进入加热,从外层套管流出的加热闭合内循环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厚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的连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所述若干根加强筋牵拉,所述若干根加强筋均由安装在设备顶端的释放机构释放后再竖直往下穿越过冲压头再连接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厚木竹质空芯成型墙板的连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加强筋均匀埋设在所述板坯内,每根加强筋均与所述孔洞及板坯外表面保持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6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